由李六乙执导,胡军、濮存昕主演的话剧《哈姆雷特》将在明年1月登陆上海大剧院。该剧坚持对经典文本“一字未改”,在舞台上却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李春光摄
胡军濮存昕主演的话剧《哈姆雷特》即将在沪上演,导演李六乙梳理自己近20年经典改编之路
当“在还是不在”成为台词时,我们离经典更近了
由李六乙执导,胡军、濮存昕、卢芳主演的话剧《哈姆雷特》上个月结束在国家大剧院的首轮演出,下个月将亮相上海大剧院。
一段时间以来,知名导演操刀经典文本改编的舞台作品不在少数,对于如何平衡颠覆解构与忠于原著,也引发业内外热议。此次李六乙版《哈姆雷特》自宣布创排以来,导演本人被问到最多的便是“这一版有什么不同”。
昨天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六乙对此作出回应,他首先强调的是对文本“一字未改”。他认为在此基础上,经过翻译家、剧作家李健鸣的全新翻译和舞台呈现,胡军的硬汉形象带给观众的是一个新的哈姆雷特。
就文本而言,此次最特别的,莫过于大众耳熟能详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在剧中变成了“在还是不在,就是这个问题”。从拷问生死扩大到反思生存,与其说是改变,李六乙表示更像是一种“回归”,我们尝试触达莎士比亚思想本质的彼岸。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哈姆雷特》这部经典的“注经解经”过程,似乎是每一个有野心的艺术家“人生待完成清单”上不能割舍的高峰。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如此,它具有极致的吸引力。于是在《哈姆雷特》诞生后的400多年间,有人以生活背景的“当代化”彰显时代感,有人以“本土化”转换文化语境,也有人以颠覆和解构令经典成为反思后工业文明的甬道。
而李六乙选择了基于当今时代的再译。为了这部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受邀作品,他请来了李健鸣。早在28年前,李健鸣就操刀了林兆华执导《哈姆雷特》的文本翻译。然而此次,翻译却没有参照前本而是自我推倒,重建一个表达上更贴近当下语言思维,同时尝试贴近莎士比亚原著哲思的版本。
比如他们对“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经典独白“动刀”。李六乙认同李健鸣的看法:朱生豪将“To be or not to be”译为“生存还是毁灭”固然经典,但也有其时代背景;而莎士比亚提出这个问题,并不局限于拷问生死,更是反思存在本身。李六乙还将学界对于这段独白所处的剧情“位置”的争议纳入舞台二度创作视野。他破天荒将其放在结尾,“在还是不在”过后,让朱生豪、卞之琳、许渊冲等翻译大家的不同诠释反复呐喊。品读译文间的差别,或能让观者更好地触达莎士比亚。
除了李健鸣是28年前的《哈姆雷特》“资深班底”,濮存昕与胡军也在1990年分别出演了王子和掘墓人。这一次王子“升格”一并演出叔父与父王的鬼魂,而胡军也一跃成为哈姆雷特挑起大梁,带来一个更为刚硬的哈姆雷特。
李六乙并不认为胡军以往硬汉的形象与哈姆雷特有偏差。在他看来,军功显赫的英雄与英雄内心世界的优柔寡断,让戏剧更具张力。
把经典文本完整地交还给舞台
李六乙近期来沪的经典改编不止这一部。前不久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他执导四川人艺版《茶馆》也让观众眼前一亮。
“茶馆”布景和方言充满地域特色,四川传统曲艺金钱板代替了“大傻杨”的京味儿数来宝,让观众充满新鲜感。可细细一品,观众会发现,唯一没变的是老舍的剧本。李六乙甚至在北京人艺版《茶馆》结尾处理的基础上,让老舍的文本有了更完整的呈现,一连三个“蒿”层层递进,把这出悲剧推向高潮。
有人把目光停留在2000年一部颇有颠覆性的《原野》,把李六乙近两年对经典文本的 “一字未改”当成一次“巨变”。他本人并不认同。梳理他近20年的创作会发现,从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到契诃夫《万尼亚舅舅》《樱桃园》,从《小城之春》再到如今的《李尔王》《茶馆》《哈姆雷特》,他都对经典文本有充分的尊重。李六乙说:“囿于话剧时长,我会对原著文本进行一定的删减,但对于文字几乎是‘一字不改’。”相比于时下流行的“戏剧构作”模式,动辄大刀阔斧地对台词、舞台样式颠覆创新,他更倾向于还经典以更完整、本来的面目。
某种程度上,执着于经典的“一字不改”,转而通过舞台呈现来对经典的深刻性不断探求和发问,也恰是对当代舞台上,刻意标新立异、与前人旧作“做区隔”、追求所谓“时代感”的一种纠偏。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