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届的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日前在中华艺术宫迎来第17届。这个持续32年的上海美术品牌首次将学术视野聚焦长三角美术的协同发展,以“诗意江南”为主题,呈现了24位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中青年艺术家的150余件作品。这一举措可以说是“海平线”的又一次学术飞跃。
1986年,首届 “海平线”在上海美术展览馆扬帆起航,26位勇于探索并具艺术个性的中青年美术家参展,受到了全国美术界的关注。这些艺术家,如施大畏、俞晓夫、张培成等,后来都成为上海美术界的中坚力量。32年来,“海平线”始终聚焦中青年美术家的成长,以探索性、学术性、时代性为主旨,相继推出了400余位艺术家,对上海中青年美术创作力量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今年的第十七届“海平线”首次将主题聚焦江南文化的传承发展,依托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文联组建“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的契机,力邀长三角地区的多位艺术家和上海艺术家共同创作、展示、研讨、交流。
“‘海平线’已经走过了32年,它是时代的产物,我们想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期望‘海平线’能始终给人带来新鲜感,在文化背景下有更深的思考。”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丁设说,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横跨老中青,从“60后”到“80后”“90后”,来自江浙沪皖四地,他们分别带来了对江南文化的独特思考。南京艺术家庄重认为,江南其实是一个极具风雅的精神象征,如今处于视觉图像化的时代,该如何去解读这种诗意的意境和心灵体验。在上海艺术家唐天衣看来:“被这片土壤滋养的艺术家所坚持的艺术自由、诗意的追求,也许就是文人画文脉的传承”。
本次展览一大的亮点是艺术家以诗句描述作品,江南意境的诗句配以江南主题的创作,艺术多元化的美感在展览中相遇。参观展览的观众还可以通过扫描作品标卡上的二维码,听作者亲自解析创作灵感、交流创作感悟,让“诗意”融进画中。“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参展艺术家汪三林出生于安徽,视徽州为灵魂家园,“一条青石板路,链接过去与未来。白墙黛瓦无疑是徽州的标识之一,斑驳的痕迹中承载着丰厚的徽州文化,令人浮想联翩。”他的作品《徽州遗韵之二》用木片等综合材料再现了徽派老墙的肌理。
策展人朱国荣形容这是一个“交叉学科跨界展览”,作品中既有油画、丙烯、雕塑、灯光装置等,还融入具象、抽象、写意等组合。“‘诗意江南’,这个题目看起来好像很传统,但是同样能够做成一个很现代的艺术展览,关键是对于‘诗意’两字的释读。”朱国荣说,如果从借物抒情这个角度来理解,“诗情画意”确实很传统;但是从“诗意”对心灵的释放这个层面来看,那么“诗意江南”赋予了艺术家一个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从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看到了这样精彩纷呈的表现,它们多元而富有异质感,更具现代感和当代性,它们与传统美学中的‘江南’隔岸相望,这就是我所谓的新说‘诗意江南’。”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