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AI技术扫描过往40年一份杂志的绝大多数作品,我们将得到一串怎样的文学密码?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今天下午揭晓,长篇、中篇、短篇、非虚构四类榜首分别是作家李洱《应物兄》、迟子建《候鸟的勇敢》、班宇《逍遥游》、张新颖《沈从文的前半生》。同期举办的“行走的年代——《收获》论坛”上,谷臻故事工场CEO走走解析了一组曲线图——大数据抓取了1979-2018这40年来,680位作者发表在《收获》上的1618篇长中短篇,从小说每十年的地理位置变化、明快-沉郁作品比例、影视改编类型曲线、主题变迁等六个维度着手,解读《收获》40年作品风格的变化趋势。
数据表明,《收获》不仅是上海本土翘楚,堪称城市文学的代表,同时其影响力也涉足全国与国际;上海、江苏作者领衔,发表作品的群体平均年龄40.9岁。“大数据报告的出炉,见证了未来文学史的一幕,让文学行业多了一位巨大的同行,其阅读面无疑远远超过在场所有优秀批评家。但文学的魅力,永远在表征时代的同时又克服时代对其的理解。怎么逃逸大数据的抓取,像密码一样写作,又能在机器/权力之外直抵人心,这是当下艺术的险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青年评论家黄平的这段话引起广泛共鸣。
好的作品不光记录,还引领时代潮流
文学双月刊《收获》由巴金、靳以创办,风雨六十载,荟萃各种风格名篇佳作,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简写本。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收获》刊发了大量在文学史上引起重大反响的力作。从数据解读来看,一般的文学史书写习惯将这40年文学发展过程描述为“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等前仆后继的文学潮流,《收获》无一例外地参与到这些文学潮流之中。不仅是记录者,很多作家和作品甚至也是文学潮流的引领者,精准捕捉呈现了“时代的表情”,带有一定的前瞻性。
准确的文学艺术判断与大胆尝试,让《收获》推出了一批新锐。当今文坛上不少著名作家们,曾经也是《收获》上的“新人”,数据表明,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在《收获》的“出道”年龄多在30岁以下。自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小说叙事和语言崛起了新的美学原则,1988年、1989年《收获》两次青年文学专号推介,构建起文学的新景观。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等都以非凡想象力和精妙语言引发文坛瞩目,《浮躁》《活着》《九月寓言》《丹青引》《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书写了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彰显了精神力量。
《收获》也是优质原创文学IP发源地,《茶馆》《人到中年》 《甲方乙方》 《大红灯笼高高挂》 《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批影视剧依托作品的文学内涵,成就了几代人的银幕难忘记忆。在《收获》影视改编作品中,比例最高的为讲述小人物一步步成长进取的“N型”,区别于常见的“主角光环”笼罩的“W型”,可见《收获》更乐于反映普通人日常喜怒的生活图景。
身处大数据时代,也需珍视个体审美感受
“很多人觉得,大数据加上各社交平台评分,就够了,没有必要再让批评家作出判断,对此我并不这么认为。”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张莉看来,越是身处大数据时代,可能越需要珍视批评家个人的审美判断。“今天,我们在讨论《收获》年度文学榜单的时候,我们越要强调的是中国文学的雅正传统,带有知识分子气质的文学性,这恰是《收获》排行榜最重要的气质。作为评委的评论家,现场批评要深度介入中国文学史,如果一个文学排行榜能在10年20年甚至50年后,依然代表这个时代最雅正的文学尺度,这个排行榜就是成功的。一个榜单最重要的不是推出自己的青年作家,而是推出好的作品。光以年龄来判定青年写作是可疑的,青年作家作品固然应该重视,但写作技艺并不以年龄作为区分,50岁以后的作家一样可以写出‘青年感’,要警惕落入一味的年龄焦虑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公信力的榜单,本身也构成一种有效的文学批评。“所有的文学排行榜也好,奖项也好,应该是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成为历史的第一稿,成为历史的第二稿,祝福《收获》见证历史。”评论家木叶说。
“评论家或作家如何理解和判断当下文学,特别能检验他的眼光。作品会在时间河流里经历自然淘洗,当你直接面对尚未被历史选择的当下作品时,所有的阅读、判断、态度立场完全是属于个人的。”评论家谢有顺谈到,尤其是面对从没被阐释过的作品,押上批评家的声誉、押上所有积累的经验,以面对完全未知、纯粹个人的直觉来作判断,特别要求评论家和作家具备当代意识,不光是指写当代发生的题材,更要站在今天的立场和情境里与时代对话。”这种对话也将促生多元丰富的局面,评论家王春林说,他在长篇小说的衡量标准和尺度上,也许应持有相对开放性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
“我们这代人应该有这个能力和决心重新向时代敞开,让新的元素进来,让构建未来的东西进来。”评论家岳雯说。
<<<<延伸阅读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