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由近代渔村发展而来的?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原点可以追溯到何时?
今天下午,“纪念马桥文化命名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马桥文化遗址所在地——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举行。来自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以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的诸多专家学者汇聚沪上,围绕马桥文化相关考古发现、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
本次研讨会以纪念马桥文化命名40周年为契机,搭建了展示考古与研究成果的平台,由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上海博物馆、闵行区政协主办,闵行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马桥镇人民政府承办。
马桥文化红陶罐,马桥遗址出土
在上海考古史上,闵行马桥是值得记下的一页——上世纪60年代初,对马桥遗址进行的抢救性发掘,成为上海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考古发掘;1978年命名的马桥文化,填补了环太湖地区夏商时期的历史空白,更为研究该地区文明化进程和文化谱系提供了重要实证。其开放、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征,被学者誉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上海“海纳百川”的源头,并与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共同创造了上海古文化的辉煌。
马桥文化继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而来,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马桥文化发现的原始瓷器代表了新兴陶瓷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发现的少量青铜器反映了青铜技术早期在太湖地区传播过程。马桥遗址的综合研究反映了马桥文化先民人地和谐发展的关系,稻作农业是当时主要经济主体,但是狩猎采集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其肉食来源主要来自狩猎获得的麋鹿、梅花鹿等鹿科动物,同时马桥先民还饲养家猪等作为肉食补充。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呼吁和推动下,马桥文化的研究保护利用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2017年举办的“唤醒五千年的记忆,难以忘怀的远古上海”马桥文化论坛,获得了热烈的反响,马桥文化“海纳百川”的鲜明特点和马桥文化是上海文化之本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马桥镇进一步加强马桥文化的研究保护,新建马桥文化展示馆,编撰出版马桥文化丛书之《马桥文化探微——发现与研究文集》、《追寻马桥文化》。《马桥文化探微——发现与研究文集》《追寻马桥文化》在研讨会上进行了新书发布。
马桥文化有槽石锛,马桥遗址出土
上海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马建勋应邀出席研讨会并作指导讲话,中国考古学会夏商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绪,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中共闵行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红珍分别致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作学术研讨总结发言。
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致闭幕辞,他强调马桥遗址和马桥文化,是先民留下的宝贵印迹,是时空传递的文明密码,是来时路上回首的闪光坐标,值得我们好好珍视、细细品读。他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成为马桥文化更加深入研究的台阶,成为马桥文化探究进程的重要节点,从而推动马桥文化更加鲜明可亲、更加触手可及地展示于世,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和记忆中,也让上海江南文化更加清晰地寻觅到遥远的源头。
研讨会期间,马桥文化展示馆试运行。展示馆通过“天、地、人”三章,从时间、地理、文化多视野解析马桥文化,为市民提供了解历史文化的机会——在展示馆内外,通过复原的马桥遗址以及真实场景与虚拟影像相结合,还原马桥先民的生活环境及日常生活。
马桥文化展示馆分上下两层,共计1400余平米。展示内容围绕天(浩渺星河 时光旖旎) 地(广袤沃土 文明演进)人(应时器物 恬淡生活)三大篇章,以情带境,从时间、地理、文化多种视野立体解构马桥文化。展馆结合马桥文化的特点,精心打造五大亮点展项:1、在中庭区域以阶梯状复原马桥遗址,并利用最新的MR混合现实的技术,让参观者参与其中,进行互动体验。2、小小考古学家:电容屏技术与物体识别相结合,让参观者自己动手体验考古 3、大型场景还原:真实场景与虚拟影像相结合,还原马桥先民的生活环境及日常生活 4、幻影成像:围绕马桥文化时期制陶工艺的创新精心打造幻影成像展示形式,虚实结合对当时的制陶场景进行还原 5、虚拟文物阁:结合最新的3D扫描技术,将马桥文化时期的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并让参观者互动查询 。
马桥文化展示馆
作者:王磊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