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宋代诗人谢逸笔下的《秋分词》,道尽江南人心中秋景。今年的秋分恰在中秋前一天,与传统佳节紧密相连,因此秋意格外浓郁。
今天上午,“节气中国 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在长宁区正式启动并举办首个节气雅集,带领人们通过“看、听、闻、触、品”五种感观,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节气之美。
步入主会场——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根据廿四节气创作的大型艺术插画灯笼装置,悬挂在场地中庭的一株大树枝干上,而树下堆积着金灿灿的秋叶,画面唯美夺目。
”现在是秋天,我们在江南。秋天的江南,我们可以感悟到最美的节气文化。西晋诗人张翰写过一首诗《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洗鲈鱼肥,诗歌里提到的吴江又叫吴淞江,今天它的名字叫苏州河。“首个节气雅集活动中,以《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等作品走红网络的诗词达人“大诗兄”,将古典诗词中的秋分、中秋娓娓道来,让听众在文学中看见秋天。
“秋风起,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海上雅乐创始人、古琴扬琴演奏家王珑手挥五弦,边弹边唱,演绎的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秋风词》谱写的古琴曲,带领人们用耳朵聆听节气的声音。
中国传统香学研究专家、长宁区非遗传人吴清则根据廿四节气复原了古代“二十四节气香方”。他透露,立春有疏影香,春分有兰芷香,小满有荔枝香,夏至有青莲香,而秋分节气对应的则是“松月印香”,其中包含桂花的甜润、松木的古朴。秋分时节,是一年中最为清和舒适的季节。古人拜月、祭月、赏月,自然离不开焚香,这是嗅觉中的秋分。
除了三位节气导师带来的人文讲座,还有两位节气导师带领公众以“匠作”的方式,动手体验秋分节气。秋分对应的植物是桂花。而蒸制花露是在中国拥有近千年历史却在近现代消失的传统。随着古铜色蒸馏器中白雾袅袅,节气导师孙雪婷以手工蒸制的方式,教会人们制作秋分“桂花花露”,可饮用养生,亦可美容养颜。
毕业于中国美院的90后青年版画家王盈,为长宁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活动特别创作了一组节气仙子的动漫形象。身穿汉服裾裙、梳着汉代发髻的节气小仙女,身边的提篮中放着祈福的月饼,独坐桂花树下,手拂古琴琴弦。清新灵动的卡通造型,为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时尚青春气息。
在“匠心之韵”艺术体验区,人们排起了长龙,等待亲手印制朵云信笺,再用毛笔或钢笔书写与秋天有关的古典诗词,或给他(她)思念的人写一封中秋书信,或随意写下中秋祈福的心愿,再盖上节气小仙女的木刻印章,充满了温馨庄重的仪式感。除了节气讲座,活动现场还设有秋分茶席。身穿传统服饰的茶道导师,以桂花妆点茶席,为人们泡制花香馥郁的桂花乌龙茶,并提供手工制作的各色月饼供人们享受“舌尖上的秋分”。
“节,原来是动词,指竹节,代表‘等分’。后来逐渐转义为名词。由此衍生出节日、节气。” 对廿四节气颇有研究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闵捷说。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39年,也就是2157年前,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这部书籍中,就已经系统记载了24节气。秋分是最早被中国人确立下来的重要节气,它出现在中国上古书记《尚书》之中,至少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上古的中国人,把秋分这一天称为“宵中”。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文化共同财富。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二十四节气逐渐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文化时钟”,随着时间积累,历经千百年而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诗词歌赋道衣食住行,包罗万象。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不过,在当下时代都市生活中,人们渐渐与二十四节气疏离。
“节气中国 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意在重新拨动国人记忆深处中的传统文化“时钟”。 这一创新型公共文化活动,由长宁区文化局创建并主办,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平阁文化艺术承办,计划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分布,每月举办一次雅集,活动时长约2小时,分为“节气之美”人文讲座和“匠心之韵”艺术体验两大板块,带领公众展开一场贯穿全年、趣味盎然的江南文化深度探寻。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摄影:叶辰亮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