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享读”好书榜新鲜出炉了!
书单由书香上海、文汇APP和上海发布联手打造,所列图书综合考虑上海书城、上海图书公司(上海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博库书城、衡山和集、钟书阁、大众书局、言几又、中图现代书店、西西弗书店等沪上实体书店9月4日- 9月17日销售数据,经精选后呈上。
《闲话上海》
王汝刚 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闲话上海》是滑稽戏大家王汝刚口述,《新闻坊》栏目组整理。该书是首部用上海方言撰写的关于上海城市记忆的专题图书,也是首部沪语电视节目与图书出版互动的图书。书中撷取《新闻坊》栏目之《闲话上海》四十多集的精彩内容,并以通俗易懂的沪语表达方式呈现,并结合当下的新闻热点、勾连上海人的美好回忆和集体记忆。王汝刚在序言中感慨道:“日长时久,我也产生了一些遗憾,那就是上海小囡不会讲上海闲话,这成了老上海人的心病。传承上海闲话也就是传承海派文化,不瞒大家讲,我也是其中一位积极分子。”
《十二个明天》
刘慈欣,(美)刘宇昆,
(美)尼迪·奥科拉弗 等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推荐理由: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像《机械姬》情节中的那样,将你囚禁50天;如果有一天,你能够通过深度脑刺激升级自己,但很有可能丧失本性;如果有一天,你的未来都在无人机的监督下,生不如死,只想逃离;如果有一天,一个28000岁的人工智能开始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孤独。
刘慈欣最新短篇小说《黄金原野》日前被收录进科幻小说集《十二个明天》中。凭借《三体》摘得“雨果奖”后,刘慈欣鲜少有新作品问世,此次亮相的新作品也引起了不少科幻迷的关注。
除了刘慈欣的新作外,《十二个明天》中还收录了《三体》英文版译者刘宇昆的 《拜占庭同情》、尼迪·奥科拉弗的《事件中心》等中外科幻大奖得主的12篇作品。题材聚焦人工智能、脑植入、智能家居、比特币、太空探索等现实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科技与人性的深层互动,思考关于人类命运的种种问题。
《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
叶辛 著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
推荐理由:大型城市传记丛书“丝路百城传”首部作品《上海传》是为全面呈现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文化认同而策划的图书项目,遴选100座中外城市,以穿越时空的“丝绸之路”为轴线串联,探进历史,注目当下,深入解读城市性格,展示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形象和探寻城市发展内动力。丛书首部《上海传》既是叶辛对这个城市的深刻解读,也是上海这座富有魅力的城市本身的文化体现。
谈及这本书的创作历程,叶辛讲到了住过的上海弄堂,挤过的上海公交以及他经历过的上海的故事。在他眼中,上海是大气磅礴的,是浑厚深沉的,更是细腻的,上海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也是在急速发展中的。上海人都在追求一种雅致而有尊严的生活,而所有正直勤奋的上海人都知道,这种生活是需要用辛勤的劳动来获得的。
《上海市井》
李大伟
上海文化出版社
推荐理由:《上海市井》第一辑出版于2006年,第一辑的《上海市井》,定格于大杨浦,在那里作者李大伟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代,无忧无虑地从黑白照片到黑白电视的时代,那个时代,只记住穷开心的日子:上课看窗外,下课在野外。一点一滴、一笔一画镌刻在方格纸上,《上海市井》 第一辑,是上海版的《小屁孩的日记》,是顽童成长记。
12年过去,作者李大伟说道第二辑与第一辑的不同,他说:除了‘放噱头、讲故事、寻开心’,还镶嵌了更多的人情世故,上海话:做人的’软硬筋’。用学术语言概括:比第一辑深刻了。用读者的信表述:比第一辑醇厚了,用朋友的话来说:’要学做人,尤其上海人,请读迪格‘胖友’的随笔‘’,那里充满了人情世故的细节。
《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衰落及区块链经济的崛起》
(美)乔治·吉尔德 著
现代出版社
推荐理由:以大数据和机器智能为基础的信息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时代。但它即将终结。《后谷歌时代》一书的作者乔治?吉尔德向读者描述了谷歌所面临信任与安全危机,并勇敢地预测了即将到来的后谷歌时代。他观点鲜明地指出今日的中心化互联网必将被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所迭代。未来世界将与你想象的不同。
缺乏信任与安全是搜索引擎致命的弱点,且当前的计算机和网络体系无法解决这一危机。如果价值和安全不是信息技术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那么这个体系结构必将被替换。基于广告收入和公民隐私安全利用的自由经济将让位给基于隐私和安全的系统。“密算体系”——区块链及其衍生产品的新架构——才是人类的未来之所在。比特币、以太坊、区块堆等区块链架构将缔造安全、有价值的全新互联网。长期由少数巨头把持的互联网面临着一场“大拆解”。这将分散计算机的力量和商业,并最终让整个经济和互联网的面貌焕然一新。
《69 届初中生》
王安忆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69 届初中生》通过69届初中生雯雯的眼睛看世界,写出了她对自己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年龄不算大的雯雯,却先后目睹了公私合营、反右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不平凡的经历,刚刚小学毕业该上初中的时候,她遭遇了“文革”中的停课闹革命,亲眼目睹了斯文扫地的那一场民族浩劫;在经历了乡下插队的艰苦磨练之后,几经曲折她又奋斗进小县城当了售货员,再后来则被知青返城的大潮卷回了上海——她们没有老三届的文化功底,考大学与她们无缘,她们也不像更年轻的人,可以拥有新的机遇;她们在街道小厂做工,面临着精神的苦闷和危机——特殊年代的奇特遭遇,在心灵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69届初中生》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所著的长篇小说,是其创作生涯中第一部长篇。小说通过上海女孩、69届初中生雯雯的眼睛看世界,写出了她对自己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观察和感受。王安忆曾说: “我写《69 届初中生》,这是一个上海的69 届初中生,她懵懵懂懂地经过了“反右”“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掀起的时候,她小学毕业,升了中学,却没有上一天课,然后下了农村,然后又抽到了县城,然后又回了上海,然后考大学,没取,又考,又不取。这是与上下几届毕业生全然不同的中学生,以前没有这样的中学生,以后也不会再有这样的中学生。”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推荐理由: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内容涉及的时期起自殷商迄于清朝,对三四千年间各个朝代的服饰问题进行了抉微钩沉的研究和探讨,全书计有图像700幅,25万字。该书所叙是服饰,但又不能仅以服饰论之。从服饰这个载体,不难窥见中国历代朝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哲学、伦理等等诸多风云变迁之轨迹。这也正是全书的宝贵价值所在。该书以札记形式,考证、记录、梳理优良著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从文学创作转向物质文化史研究,考察此著作编撰过程,此书出版过程的多舛命运、沈从文在艰难处境中的坚持、体现的学术毅力,对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贡献极大。
《上海:记忆的散步》
陈祖恩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记忆的散步,就是追寻都市的旧梦。《上海:记忆的散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上海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分区域考察,追溯了上海许多马路和地标性建筑的记忆,考察范围包括上海代表性的马路,如淮海路、静安寺路、峨眉路、四川北路等,也包括上海的古城墙、纪念碑、游艺场、戏院、百货店等文化地标。
《天地史谭》
葛剑雄 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收录了葛剑雄历年来对历史问题、历史地理问题等诸多领域的学术文章共四十余篇,分为四大板块,分别为:统一与分裂、中国与世界、读史与行路、知人与论世,并有数篇未发表作品,较为完整地反映了葛剑雄教授对历史、历史地理及现当代史学研究的观点。
《大卫·科波菲尔》
查尔斯·狄更斯 著
Penguin Clothbound Classics
推荐理由:《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是作者“心中最宠爱的孩子”。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