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文学的关系常常密不可分,旅行为作家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图为根据英国作家E.M.福斯特小说《印度之行》改编的同名影片剧照,小说就是围绕在印度的旅行而展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昨晚,2018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浦江边的建投书局举行,围绕“旅行的意义”这一主题,中外文学家和批评家展开对话。
从某种程度上,文学中的“旅行的意义”正在被消解。有专家指出,当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全球各地的美景,从前文学作品中的奇观和风俗描写,已经很难再带来惊异和新奇感。而这,恰恰给文学中的旅行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有专家指出,旅行并不止于身体的跋涉,生活、阅读、书写,都是一种旅途。旅行中那种探索未知疆域的勇气、洞察力和好奇心,对于文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文学,也应该永远“在路上”。
旅行书写需要更加个性化、深度化
“这是一个‘远方’消失的时代。”在一些专家看来,文学中的旅行书写,正在面临空前的挑战。
在以前的旅行文学中,异域的风光、传奇的历史,对读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19世纪上半叶,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走访西班牙后写下的游记文学作品《阿尔罕伯拉》曾风靡一时,书中介绍的宫殿美景和摩尔人的传说,令人心醉神迷,也因此吸引了无数读者前去西班牙旅行。在文学中,旅行构成了一种神秘的魅力。
这个时代,物理空间上的距离正在消弭,“远方”正在消失。英国作家、《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编辑凯瑟琳·莫里斯坦言,旅行的便捷化的确在削减单纯的风景描写和历史介绍的吸引力。人们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欣赏全球美景。再没有哪里是神秘的。但正因如此,旅行文学应该从“美景”中抽身出来,更关注旅行中“自我”的表达。莫里斯说:“在优秀的旅行文学中,旅行应该是表达自己的方式。旅行写作的闪光之处,在于那些陌生的景象跟作者的个性产生了独特的互动,进而感染到读者。比如幽默,比如洞察,比如感性的感悟,理性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作者眼中的风景,必然是与众不同的,是对读者有意义的。
当下的旅行书写不仅应当更为“个性化”,也应该更加“深度化”。作家何建明说,不久前去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就是一位知名的旅行写作者,甚至有人戏谑地称他为“一流的旅行家,二流的小说家”。奈保尔曾写下过“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旅行文学作品。在旅途中对社会、人性、世情的洞察和思考,让他的旅行文字深受读者喜爱。奈保尔曾在2014年来到上海书展,当时有人问他,会不会再写一部中国游记,他说自己写不了:“写一个地方,需要很多信息和经验,短暂停留几天,这是远远不够的。要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我觉得至少需要待一年时间。”可见对于优秀的文学家来说,旅游的书写绝不仅仅是“小而美”的风景描写、趣事记录,而应当投入作者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留下真正有温度的文字。
叙事策略的创新、形式的探索,以及对历史、对现实的不同切入点,也可以为文学中的旅行书写开辟新的路径。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的长篇小说《梦游之地》,就以两种不同的“旅行”构成两条叙事脉络:第一条主线是两位漫游者在战后的莫桑比克的一路见闻,第二条主线是一位少年在前人留下的笔记中的“阅读之旅”,而笔记中记录的,恰恰也是在战争中的旅途。旅行以不同的维度、层面,交织着推动叙事,层层递进,引出对现实历史的无限反思。
文学创作应当去探索未知、打破疆界
与此同时,不少专家指出,人们对于旅行的理解,不必仅仅拘于在物理世界中的跋山涉水——纸上,头脑中,心灵上,都可以旅行,都可以“在路上”。学者许子东对于旅行的含义,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文字一定是旅行的。”他说,读者读书,就是别人的东西“旅行”到读者这里来。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曾在 《旅行的艺术》一书中介绍过一种无需旅行的“旅行”。18世纪末,一位法国人进行了一场长达42天的旅行,旅行的地点就是自己的卧室。他以旅人的视角观察房间内熟悉的一切,欣赏沙发的造型、床单的配色,每天都有新奇的发现,那些平日里熟视无睹的事物都显得有趣而不同。正如德波顿在书中所说,“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的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只要保持这份充满好奇、探索精神的“旅行心境”,美妙的旅途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开启。
在不少与会专家看来,文学创作也应当多一些“旅行”的品质。评论家黄德海说,把“旅行”用《说文解字》的方式拆解开来,就是驿马对“不群”的迅疾传递。在这个意义上,不妨将文学作品的“旅行品质”归纳为写作者能够以文字为驿马,传递自己的“不群”见识。再进一步来说,去探索人类精神和形体的界限,正是旅行的意义之一,也是文学的意义之一。“如此一种品质,如果能穿越文学的疆域,走向更广阔的写作世界和生存体验,那将是一个更伟大的超越寻常的‘旅行’。”
评论家、作家陈福民也有相似的观点:“自从现代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的文学过度纠缠于精神的幻影,忘掉了行走、旅行、拥抱这广阔世界的基本含义。”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的跋涉,写作者应该更多地与伟大的世界相遇,与世界互相照亮、互相启发,让笔下的文字真正丰富起来。
作者:钱好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