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迎来年中考
4088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通过首轮验收
在宝山区西南端的大场镇新华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内,不时传来悦耳的江南丝竹声。眼下,平均每天有300人来此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活动室内的民乐室、舞蹈室、图书馆、篮球场、溜冰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居委会还发动周边居民组建了以江南丝竹传承为特色的“新华民乐队”,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品牌。
大场镇新华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是沪上众多完成标准化改造的居村活动室之一。为了让市民就近、就便享受到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今年年初,上海将“提升 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记者昨天从市文广局获悉,截至7月底,全市已有4088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率先通过首轮验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8%。
居村文化活动室是最便民的 “文化站点”,这张细密如蛛网的文化地图一旦铺开,市民便可在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文化生活圈内享受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然而,在深入实地调研后发现,沪上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够均衡、空间利用不够合理、供需对接不够充分等“短板”问题。为此,上海下发《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创建标准》,对全市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的建设提出硬性规定。
提升居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重在软件建设,市文广局联合相关委办局、各区将公共文化资源主动下沉到居村。例如整合资源,制定了300多项面向居村的市级公共文化资源目录及113家社会主体推荐目录,供基层选择,并向本市150个偏远农村提供“戏曲进乡村”专题配送服务。探索创新“文化云盒”服务模式,整合、集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依托互联网优势将各类优质的数字文化资源输送到居村,拓展和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实事项目推进以来,各区通过强化资源整合、优化供需对接、创新制度设计,加强内容配送,实现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提质增效,并形成了许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比如,浦东新区通过空间更新改造、深化资源融合,实现“家门口服务”系统集成,打造文化+党建、文化+教育、文化+医疗、文化+卫生型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闵行区启动“居村文化大走亲”系列活动,协调14个镇(街道、工业区)以结对、走亲的方式,组织辖区内优秀群文团队和群众文艺资源与其他街镇开展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普陀区鼓励有条件的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引入最新的OSM现场管理系统,对活动室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为服务对象营造整洁、有序、温馨、舒适的环境。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