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集团着力开发各类文学IP,图为精品成果展示。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编者按】
5月10日至12日在沪举办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上,扎根于上海沃土的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将集中亮相,它们可感知识别、有内涵价值,在国内叫得响、在国际立得住,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
作为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重要标志,文化品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体现了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前不久出台的《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五个分目标,即城市特质更加彰显、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创产业更加发达、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优秀人才更加集聚。
对标要求,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蓝图正层层递进、徐徐展开。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阅文集团、上海国际电影节、沪江这三大品牌公司,身为网络文学、电影、互联网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它们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的文化作品在上海首发、首创、首映、首展,从不同维度激发了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如何让内容生产精品迭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艺名家群星璀璨、文化地标绽放魅力、文创产业做大做强?或许从这些品牌的成长故事中能获得启发。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16日揭幕
每年6月的初夏,上海见证着太多动人片段:资深影迷彻夜排队买票或拼手速“秒杀”心仪影片;许多风尘仆仆“打着飞的”来的观众一天辗转多家影院连看四五场,只为一睹巨幕版影坛巨匠代表作;懂经的“排片老王”获无数点赞……吸引中外电影人和广大影迷准时赴约的,正是拥有光影魔力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在着力提升“上海主场”文化平台能级的大背景下,上海国际电影节确立的下一个目标是——综合影响力要进入国际A类电影节前三位。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40年电影海报展”、改革开放40年影展单元,将串起一帧帧镌刻着时代印记的中国银幕记忆。
今年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6月16日至25日举办,电影票一届比一届抢手,“必看片单”“抢票攻略”仍是高频词汇。4K修复单元、向大师致敬单元、纪录片单元、主席影展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影迷,他们能找到全世界多种类型口味、风格迥异的好电影。比如人气颇高的4K修复单元,那些老电影拂去了岁月遮掩的尘埃,观众可以在现代观影环境中欣赏高清影史瑰宝。“去电影节看经典”已成为影迷们的共识。
自1993年创办第一届,1994年被国际制片人协会认可为国际A类电影节,走过25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赢得了中外电影人和机构的信任,成为国外了解中国电影文化、中国观众观看世界的重要窗口,也力助上海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简单的数字可以看出变化:第一届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共167部影片报名参展参赛;到去年第20届,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528部影片参与征集。电影节创始人之一吴贻弓记得,25年前组委会在上海影城四楼摆开的交易市场,来的几乎都是“自家人”;如今在上海展览中心展出面积达1.1万平方米,吸引251家全球公司参展,美、法、荷、日、奥等海外展商占40%。
电影节是多元电影文化的推广平台,也是世界电影试水中国市场的前站,密集的展映、论坛、发布会、金爵奖、品牌典礼为上海带来高人气效应,大量新作首映、首展,体现了电影节的强大号召力。光是去年,《鲛珠传》《引爆者》等剧组为新片预热,国内外约40家影视公司在电影节发布计划,其中既有中国第一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成龙的科幻动作新片《机器之血》,也有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新作《影》。
“国际直通车项目”推动了国产电影、国内电影机构积极“走出去”,前不久匈牙利电影重镇米什科尔茨市副市长杰诺思感慨:电影节在当地举办的中国电影周展映活动,把中国电影和文化一步步带到欧洲,美好的东方气息缭绕。今年5月上旬,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与戛纳电影节市场合作,在戛纳推广上海国际电影节品牌。
品牌成就的标志,不仅仅在于节节攀高的数据,还有口碑。电影节十天光影之旅,汇聚成独属上海的人文温度——影院对话剧组、导赏办到社区、影展进入高校、市民撰写影评、观众通宵排队、90后00后争当志愿者……中外影人交口称赞:这里的观众热爱电影,这座城市不遗余力地培育电影文化。依托百年电影之城的底气和自信,上海国际电影节交织着云蒸霞蔚的梦想经纬,为人文之城增添核心资源。
沪江:在线教育“独角兽”拓宽课堂外延
▲沪江公司的办公室内配备了专门的录音室,方便老师录下授课内容并进行后期制作。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将镜头拉向身边——地铁里不少年轻人习惯对着手机屏幕,点开“开心词场”,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默记单词;镜头再摇向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马耳岩小学只有6位教师和64名孩子,却能通过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收看“网红老师”在线授课,身临其境学习画画、写作文……作为在线教育领域的“独角兽”,土生土长于上海的沪江品牌,正以“文化+科技”的双轨速度不断打通无形的知识围墙,拓宽着课堂的外延。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人或多或少拥有“知识焦虑症”,但走进位于浦东软件园的沪江公司,远眺碧波荡漾的汇智湖,办公环境满眼草绿色标识元素充满活力,清新感扑面而来。这正契合了沪江的人文理念——教育不仅仅是门生意,也需让学习变得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如今,沪江用户已突破1.7亿,移动用户端用户约1.4亿,在飞速更迭的在线教育市场拥有不可小觑的资源优势。
吸引用户的是什么?不得不提沪江四款明星产品——沪江学习、沪江网校、CCtalk和开心词场,整个产品矩阵形成强大的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为用户量身定制“千人千面”的学习方案,覆盖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日语、法语、留学、考研、职场等多品类在线课程。
支持多达10国语言的背词工具开心词场,目前已累计获超数千万次下载。游戏化的背词体验,用闯关、PK等元素激活复习机制,让学习变得高效、易坚持。这也得益于沪江联手圣智学习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国内外百余家知名出版机构的版权合作,深度融合了优质出版内容与互联网技术。
在沪江创始人伏彩瑞、副总裁常智韬眼中,做互联网教育不局限于在线培训,还要布局教育生态建设,为知识传授者、分享者提供在线教育工具和平台,也为求知者塑造学习社群环境。去年CCtalk平台业务量实现爆发式增长,催生了“网师经济”兴起,4万名老师陆续入驻沪江在线平台,其中不乏年收入百万的“知识网红”。
从最初的8人“小作坊”成长到2000人的庞大团队,沪江历经17年创业,始终扎根于互联网教育,没有忘却起步时打造公益学习社区的初心。前不久闭幕的上海教育博览会上,一个特殊画展吸引了参观者目光——数十幅陈列作品由全国偏远乡村孩子们绘就,质朴画笔蕴含着对生活的热情。这些学校没有美术老师,孩子们与远在上海的沪江网师隔着屏幕打招呼,他们按课表准时打开电脑、投影仪设备,参与直播课程。这一“互+计划”公益计划,犹如探入庞大求知土壤的超级枢纽,轻松连接起乡村小学和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全国3000多所中小学的百万余名学生因此获益。
阅文集团:网络文学巨轮驶向全球
走进位于张江高科的阅文集团,洋溢的文创活力扑面而来,走廊随处可见二次元动漫改编画面易拉宝,各楼层会议室名称也别具匠心,诸如“麒麟”“鲲鹏”“伏羲”“盘古”等中华神话色彩浓郁的名字比比皆是。年轻的同事互相招呼着:“快去3楼‘女娲’会议室集合!”“我们到5楼‘雷霆’会议室谈下这个项目。”真是挺“带感”的。
活泼的工作气氛下,阅文集团数年积累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拥有原创作品千万余部、题材品类200余种、作者阵营690万人、触达数亿用户,版权改编影视剧动漫屡屡“霸屏”。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网文大半壁江山在上海。
泛娱乐开发热潮背后,原创母本的巨大身影愈发清晰。比如,街头巷尾曾热议的电视剧《琅琊榜》正是海宴发表在起点女生网上的连载网文;猫腻的长篇小说《择天记》实现了出版、动画、舞台剧、影视剧等全产业链开花,三季动画片开创全网VIP观看历史纪录,影响力渗透用户各个圈层。去年《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等11部自制动漫开播,多部成国漫爆款。今年还将迎来新一波大爆发,《庆余年》《将夜》《武动乾坤》《黄金瞳》《扶摇》《凰权·弈天下》等同名小说改编影视剧也在制作或即将播出。
“网络文学已经打破单纯售卖版权模式,正打通内容生产、孵化、运营各环节,产生磁场效应。”阅文集团联席CEO吴文辉说,作为正版数字阅读平台和文学IP培育平台,阅文实现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也愈发注重精耕细作的精品意识。毕竟泛娱乐时代内容为王,这是所有文学平台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底气。
阅文集团2015年成立,由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整合而成,旗下囊括起点中文网、QQ阅读等多个品牌。去年11月阅文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踏上国际资本市场舞台。截至去年底,包括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网文“大神”作家在内的690万名创作者,构成强大的作者阵营。背靠数亿用户大数据以及专业编辑运营团队,作家作品经由内容筛选、平台推广以及版权开发等环节,持续深度发挥价值,越来越多作家开始了个人品牌之旅。
“随着用户对数字阅读诉求由浅向深、由短向长、由零碎向系统进化,早期的玄幻、仙侠、言情等题材已无法满足需求,现实主义题材在网络文学的复兴正逢其时。”吴文辉说,阅文集团联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举办了两届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大国重工》《复兴之路》等多部获奖作品涵盖行业蝶变、职场奋斗、传统文化传承等,凸显了网络文学的自我丰富与蜕变,助力文创产业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今年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主题的第三届大赛也已启动。
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网文从东南亚“火”到了全球,频频出海。光是阅文旗下起点国际,就收获了大量欧美粉丝“追更”,目前网站共上线约150部英译作品,累计访问用户约900万,不少外国网友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跟帖互称“道友”。
作者:本报记者 许旸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