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出现在拍场上的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4月18日,佳士得纽约经典艺术周“日本及韩国艺术”拍卖将呈献一系列葛饰北斋的浮世绘版画珍藏。其中焦点之作就是他那幅名为《神奈川冲浪里》的巨浪图——大英博物馆用以串起世界史的100件文物中就有它。
葛饰北斋简直算得上一众艺术大师的灵感缪斯。自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浮世绘从日本传播到欧洲,其前所未有的画风对莫奈、德加、梵高等人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认为有力地推动了印象主义运动。
▲即将出现在拍场上的葛饰北斋《小野小町》
直至89岁去世,这位自号“画狂人”的日本艺术家用画笔记录了日本江户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市井、人物、风景、花鸟、传奇等等无所不画,融会贯通各家各派技法而自成一格。对此,葛饰北斋自己的解释是:“因为活得太久什么都能见到,所以什么都能画到。”
▲即将出现在拍场上的葛饰北斋《东海道金谷不二》
早年,葛饰北斋仅仅是依靠销售印刷版画和绘制大量插图为生的商业画家,几乎60岁以后才真正打开声名,凭借对日本各传统流派风格、中国画画风、西洋绘画技巧的巧妙融合,自成一派。奠定葛饰北斋艺术地位的是初版于1831年的《富岳三十六景》,描绘由日本关东各地远眺富士山时的景色,属于浮世绘中的“名所绘”。富士风景各个角度的形象特征及瞬息间的微妙变化,都被葛饰北斋捕捉进这一系列版画中。其中最为知名的是《神奈川冲浪里》和《凯风快晴》。此外,他也创作了一系列描绘日本市井生活、动植物等的风景画,以及以日本神灵和鬼怪为主题的画作。这些作品无不显出独特的感染力,在突破纯平面装饰效果的同时,显示了简练的艺术表现手法,让人在享受自然之美之余也得以一窥江户时代的人文风貌。
身处日本幕府锁国的年代,葛饰北斋的艺术却敏感地受到异域风格的诸多启发。比如,他不仅深谙中国古代山水画特有的透视法“三远”法,也借中国传统文化中“潇湘八景”的灵感创作了《江户八景》《近江八景》等一系列“八景”图;他从为数不多的荷兰书籍中领会到大量应用于铜版画的阴影和透视法,作品中也出现了模仿西方油画的画框、西方画家习惯的横向签名;印制《富岳三十六景》时,他在出版商的建议下使用了一种在当时相当稀少和昂贵的进口颜料——普鲁士蓝……最终,让葛饰北斋打开声名的,正是对日本各传统流派风格、中国画画风、西洋绘画技巧的巧妙融合,自成一格。
巧的是,以葛饰北斋为代表的日本浮世绘艺术风格日后又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画坛。19世纪初,一位荷兰商人从一箱日本瓷器剥下的包装纸上,发现了浮世绘这类别致的东方绘画。自此之后,这位商人开始留意搜寻类似版画。当他第一次在私人圈子举办展览,陈列并展示这些艺术品时,人们眼前为之一亮。这些大量运用流畅线条、明快色彩以及对三维空间一再压缩、呈现出极强装饰性的画作,在一批欧洲画家眼中,构成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它的出现正值摄影技术问世之后,当时,向来强调写实的西方绘画传统深陷瓶颈。一时间,整个欧洲似乎都对浮世绘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对西方画坛影响最大的浮世绘画家就是葛饰北斋。
莫奈27岁时完成《圣阿德雷斯的花园》,构图上就是在致敬葛饰北斋的名作《五百罗汉寺荣螺堂》。
▲莫奈《圣阿德雷斯的花园》
▲葛饰北斋《五百罗汉寺荣螺堂》
梵高名作《星夜》中的涡卷图案,被认为参考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梵高《星夜》
就连作曲家德彪西也承认,他所谱写的交响乐《大海》,灵感来自《神奈川冲浪里》。
▲德彪西唱片封面致敬葛饰北斋的意味很是明显
葛饰北斋晚年在《富岳百景》画集写下一段著名的自传式结尾———
我从6岁起就开始喜欢临摹,
到了50岁左右我的作品常被出版,
但直到70岁都还没画出什么值得一提的作品,
73岁时约略掌握了花草树木的生长和虫鱼鸟兽的结构,
希望到了80岁时我会有长足的进步,
90岁时更能参透万事万物的原理,
到100岁时,达到艺术炉火纯青的境界,
110岁时我就能信手拈来画出栩栩如生的事物了。
若能足够长寿,就可证明我此言不虚。
作者:范昕
编辑制作: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