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峻《都市》(布面油画)
走在华山路上,如果只注意高楼大厦和那些铁门内花木掩映着的小楼,你会很容易错过这一所学校。灰蓝的校门内是一个暗暗的门廊,踏进大门几步就到了那幢简易的楼房。和它朴实的外表不同的是,自1980年挂牌以来,这所学校与对面的上海戏剧学院一起,成就了上海滩一道醒目的艺术风景线。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华山美术职业技术学校(简称华山美校),后来易名为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高级中学)。这所以培养实用美术人才为主的学校,不张扬、有品质地孕育着一代代艺术创意者,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上海应用美术发展一路走来的步步足迹。
▲朱开荣《外滩的回忆》(水彩)
今天在静安文化馆揭幕的“繁星·华美再现”艺术教育成果展,将以108位艺术创意者的150余件作品,向人们呈现这所学校38年的美术教育成果。参展的艺术家皆是该校的校友或在此任教的专业教师,他们中,既有如今活跃于上海乃至全国各艺术门类的中坚力量,如李磊、申凡、施勇、马良等艺术家,也有活跃于文创领域的新秀。
▲马良《邮差 作品2号—2008》(摄影)
■ 她与对面的上海戏剧学院一起,曾是上海最美的艺术风景线
1980年,华山路上的华山中学正式挂牌华山美校。据记载,学校附近的静安文化馆,上世纪80年代每个月都会举办艺术展、沙龙之类的文化活动,当时美校的毕业生是活跃其中的主角。
38年时光如白驹过隙,无论是老华山美校,还是后来的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友,只要一说起当年的母校,仍兴致勃勃。纵然华山美校并非很多人最终学历所在校,但他们却把这里当作自己最重要的学历标志,甚至数十年以后仍引以为傲。
▲朱涛《王维诗句》(书法)
▲潘东华《春风》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1980年进入华山美校装潢班学习,是该校的首届毕业生。他记得,当时学校开设了一个装潢班和三个动画班,对应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基础用人需要。除了高中文凭之外,华山美校还有职业文凭,学得好就可以进入美术设计公司或美影厂工作。这吸引了很多人报考,招考那天的情形丝毫不亚于现在的艺考。而当时给装潢班上课的老师也大多是名家,比如教美术字和图案设计的是倪常明(参加过人民大会堂上海厅等的布置设计工作,宋体字规范者),教绘画的是蒋昌一(曾任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和丁荣魁,万籁鸣(《大闹天宫》制作者)、王劼音也都来授过课。“当时严格的绘画训练给我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不拘一格、开放的学风也让我受益匪浅。”与众多华山美校校友一样,李磊对母校的情怀溢于言表,他曾说:“我的最高学历就是华山美校。”
▲李 磊 《疯狂的水NO.30》 (布上丙烯)
展览现场,施勇的装置艺术作品《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NO.23》被放置在显眼位置。这位国内较早从事装置与影像媒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还有一个身份是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老师。而他对于录像及装置艺术最初的尝试,也要追溯到1992年华山美校的地下展厅,他用感光材料制作了一系列近似物理实验现场的展览。
▲施勇《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No.23》
■ 她的学生深入到上海文创领域的各行各业,见证了上海应用美术起飞
从华山路433号到巨鹿路700号,从华山美校到逸夫职校,华山美校始终在市中心,不同的是,她的学生几乎深入到上海艺术领域的各行各业,其中不乏文创领域的佼佼者。而说起母校,不少人骄傲地称之为梦想的发祥地。
▲钟律 城市景观规划
▲庞文艳 包装设计
▲陈 亮 瓷花瓶
▲陆轶辰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模型
▲陆寅芝 皮影戏(舞台服装作品)
现任上海老凤祥名师设计中心副主任的黄雯,是业界最年轻的高级工艺美术师。19岁,黄雯便获得国际专业设计大奖;她设计的 《18k彩金白玉兰胸针》 被甄选为APEC会议的国礼;她的作品“世纪形态”被全球最大的黄金博物馆———南非黄金博物馆永久收藏……她说,这一切源于1993年。当时,黄雯准备报考华山美校,但为选哪个专业犯愁。最终,时任华山美校校长的张建平的一句“学首饰需要一颗痴迷于繁华的心”,把她对美术不自觉的痴迷和未来的职业生命瞬间接通。
▲黄雯 首饰设计
“38年来,我们的办学理念虽有起伏,经历了从注重应用美术到注重升学,再到坚定与市场接轨,培养应用型美术人才,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坚守。”现任校长沈蓝说,很多领域都需要美术人才,我们要做的是与时俱进地培育人才。1995年,华山美校、静安职校、逸夫职校合并成立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2010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正式挂牌,学校形成“一校两牌”的办学格局。
▲许彦杰《生命 NO.06》(布上综合材料)
“这次的合作并非是简单的生源捆绑,而是基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考虑。”沈蓝说,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把学生送进高校、职场是不是就代表着中等美术教育的成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得培养紧贴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看到文创产业的发展前景,近年来该校将自身定位为文创教育品牌特色学校,以文化创意专业集群建设作为办学抓手,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去了解自己将投身的领域。
▲宋智荣《梦回土山湾》(布面油画)
从该校毕业的陈薇对此深有感触。她最初是学装潢艺术的,之后在数码艺术领域深造,最终凭借扎实的美术基础在蛋糕设计领域异军突起。“蛋糕是集平面、色彩和立体构成的一个美学载体,创意和创新是最大的突破口。”2014年,陈薇为一对建筑师夫妇,设计并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八层高的3D打印婚礼蛋糕。这一全新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更加复杂炫目的造型成为可能。陈薇曾调侃说,自己是上海西点界最懂美术的人之一。事实上,该校毕业生都是创意市场上的“香饽饽”。可以说,这次展览既是一次办学重要里程的溯源,也寄托了校友们对母校挥之不去的深深眷恋。
▲陈薇 八层婚礼蛋糕(翻糖与3D打印材料结合)
作者:李婷
编辑制作:陈熙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