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爱乐乐团日前在新任艺术总监张艺的执棒下,带来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无词版)沪上首演。在张艺的老师、享有德国指挥界“活化石”之称的马克思·博默看来,《纽伦堡的名歌手》 是部“健康而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不少乐评人兴奋地表示,能在新艺术总监上任不久之际,就听到这样一番气势恢宏的演绎,颇令人感到惊喜。
演出前张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充满期待地描绘了接下来五年任期内的“爱乐蓝图”。其实早在20年前,他就首度执棒了上海爱乐乐团的前身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并在一年里与乐团合作了整整四次。“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当时指挥的音乐,有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等外国曲目,也有叶小钢 《地平线》 等中国作品。”
20年后张艺与上海爱乐再续前缘,并努力让申城成为真正的“爱乐之城”:对外,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上海这座城,聆听爱乐便能感受到中国气派;对内,让城中人都能走进上海爱乐,使交响乐世界变得不再神秘和遥远。
在张艺心中,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拥有这样一条脉络———19世纪是作曲家的时代,20世纪是指挥家的时代,21世纪是乐团的时代。中国交响乐则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追赶着别人通过几百年完成的“进化”,且作曲家、指挥和乐团在同步发展。“作为音乐从业者不能太急躁冒进,还是得加强自身修炼,把基本功练得更扎实;也希望我们的听众能多多关注本土乐团,看到他们这些年来的步履不停。”
在上海爱乐下个乐季的开幕音乐会中,将首演由华人作曲家于京君创作的《中国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张艺说:“乐团一方面要努力演奏好西方经典,另一方面也要演奏好中国原创作品,努力开创当代交响乐的‘中国学派’。”在80多年前的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写了《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这首管弦乐作品介绍了各乐器的音色特征,至今仍在全世界多地上演以普及交响乐。“那中国的音乐语言如此丰富,为什么我们不能写一部《中国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于是,张艺找到在国外学习古典音乐多年,又对中国戏曲和民间音乐颇有研究的于京君,以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元素作曲,展现不同乐器特色。
此外,在上海爱乐本乐季和下乐季的音乐会中,将上演叶小钢、吕其明、金复载等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国际巡演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安排中,由上海爱乐驻团作曲家龚天鹏创作的 《京剧幻想》,以及《中国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等,都将于未来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未来,张艺充满信心,也时常进行省思。他在多年来的国外执棒经历中,发现国外古典音乐的观众愈发“老龄化”,而中国的观众不仅年龄层次更广泛,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和了解程度也让张艺感到惊讶。“有粉丝调侃我是‘乐迷型’指挥,因为我很喜欢和他们在网上交流,在不少自媒体上,我看到充满朝气、有见解的新兴乐迷力量正在成长。”张艺曾在国家大剧院多次举办讲座,观众席里能见到从工厂里退休的年长乐迷,也有对古典音乐了然于胸的大学生,无论他们年龄、职业有何不同,都怀揣着一颗爱乐之心。“上海同样是一个演出非常发达的城市,每天都有歌剧、话剧、交响乐、芭蕾舞等在这里上演。在资讯如此发达、节目繁多的当下,作为乐团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吸引90后、00后等年轻人的注意?这些都是我们每个音乐从业者应该思考的事。”
眼下,上海爱乐位于武定西路1498号的场馆已经修葺一新。张艺说:“欢迎大家来观看乐手排练,我也乐于为观众进行演出前的普及讲座。上海爱乐将张开双臂拥抱所有城中的爱乐之人。”
作者:文汇记者姜方
编辑制作:王筱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