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咏言”,古诗词也可以唱出来。央视制作的一台全新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自近期开播以来,好评如潮。古典时代的浪漫隽永穿越时空,丰润了无数观众的心。
在上周末开播的第三期节目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她就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谷建芬。
现年82岁高龄的谷建芬,是刘欢、孙楠、毛阿敏、那英这些当今中国歌坛“一哥”、“一姐”的老师。《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绿叶对根的情意》《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与微笑》《滚滚长江东逝水》《妈妈的吻》这些经典曲目均出自她之手。
大家写小歌
13年前,因为朋友一句“现在的孩子都没有歌唱了”,70岁的她毫不犹豫地投入儿童歌曲创作中。从2005年至今历经13载,创作了50首作品,并命名为“新学堂歌”。
当时举国上下孩童们都在吟唱这种学堂乐歌,作为孩童中的一员,这种形式对谷建芬影响极深,使她在年入古稀以后毅然放弃流行音乐创作和其余所有工作,专心致力于为孩子们创作“新学堂歌”。
“新学堂歌”,即“中词新曲”,是用经典古诗词与传统文化典范诗文为词谱曲而成。这些承担国学启蒙教育的经典诗词,既朗朗上口又意蕴丰富,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而“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便成为依托这些经典诗词的最佳选项。这个名字是从上世纪初起的“学堂乐歌“而来,是指当时中国新式学堂音乐课程中用外国曲目填词的原创歌曲,被广为传唱,成为中国近代新音乐的发端。
于是,谷建芬先从小学课本教材中挑选素材创作,慢慢耕耘,并坚持以3个月创作一首的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将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音乐、地方音乐、古曲音乐、西洋音乐、现代音乐等一切音乐形式,化为最原始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重新提炼创作,成为全新的音乐语言。
就当这50首《新学堂歌》还差一首就即将完成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降临。谷建芬的丈夫因心脏病突发去世,8个月后,小女儿又因为脑出血突然离开了她,接连的重创让谷建芬沉浸在悲痛中。一年半后,她才渐渐走出阴影,决心为了他们,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
庾澄庆在节目中对谷建芬老师表达了由衷的敬佩,并向谷建芬老师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份集合了全国各地小朋友在校园里唱跳《新学堂歌》的视频。
看到这些新鲜有活力的生命在演唱谷建芬老师的作品,庾澄庆又忍不住感慨道,“从您身上我们才知道,您才是第一代的《经典咏流传》,原来这个节目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我要再度站起来向谷老师致敬。”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诗心”
犹记得,在第一期节目中,贵州山区支教梁俊带领着孩子们演绎了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首不到20字的小诗,让现场很多观众潸然泪下,久久难以平静。因为它写的是心志,画的是风骨,是茫茫天地间每一个平凡又尊贵的生命的见证者。
97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通过连线现身节目,他向观众推荐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s bows,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if you climb to a greater height”英文翻译后,依旧能感受到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胸襟与气魄。由中、法、印、蒙四国艺术家组成的乐队演绎了许老先生的这篇英译诗,中国二胡、蒙古马头琴、印度萨朗吉和法国古典吉他相互应和,交融出最别样的民族画风。
虽然一共只有三期节目,但《经典咏流传》共挑选出了16首古诗词,《明日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墨梅》《登鹳雀楼》《天净沙·秋思》《将进酒》《木兰诗》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诗词,在摇滚、民谣、说唱等各种现代曲风的包装下依旧焕发出隽永的生命力。
三期节目有16组“经典传唱人”登场,包括歌唱家杨洪基、知名音乐人胡德夫、奥运冠军孙杨,以及汪明荃、罗家英、王力宏、黄绮珊、尚雯婕、谭维维、王俊凯、陈力、余少群等人。
在此前播放的第三期《经典咏流传》中,曹轩宾用陕西方言全新演绎《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王维送别有人所在对的渭城,代指长安以西的咸阳,此地将观众方言作为官话。这让在西安长大的曹轩宾似有同感,用观众方言演绎曾经在咸阳上演的一段故友别离。
毛不易、廖俊涛在《月下独酌》的唱和中,重现“高山流水遇知音”;王迅和4岁的王恒屹《咏鹅》萌翻众人;龚琳娜夫妇携湖北编钟,用以豪放的唱腔演绎《离骚》,唤醒沉睡2500年的“王者之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文汇报童薇菁
制作编辑: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