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华人作家郑碧贤新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铎尔孟的红楼梦》,描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壮举,那就是法国老一辈汉学家铎尔孟和他的学生李治华及其妻子雅歌三人合力,将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翻译成法文的故事。
▲《铎尔孟的红楼梦》,商务印书馆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名著。不消说,它翻译的难度也最大。鸿篇巨制中不仅包含无数语意含蓄的诗词歌赋,而且情节内容涉及大量深邃的隐喻和象征,要“信、达、雅”地译成法文,可想而知是多么艰巨的工程!
这里,有几个数字令人震撼:
铎尔孟主持的三人团队历时27年,从1954年直到1981年,经过无数次斟酌修改,才将包含所有内容的全译本的精确译文定稿。这在世界翻译史上,可以称得上“罕见”二字。
全部译稿达4213页,每一页上都有铎尔孟用红色和绿色两种彩笔所做的密密麻麻的修改。这里倾注了一位法国老人晚年的全部心血。
译稿重达30公斤,由舒乙先生从法国运回国内,收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为历史的见证。
铎尔孟,这位1906年就来到中国,曾经在中国居住48年,担任过清朝王府的家庭教师、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顾问并参与创办过中法大学的老学者,在法译《红楼梦》中只是“审校人”的角色,然而他接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任务,为了《红楼梦》的翻译,在被称为“华幽梦”的乡间寓所,闭关整整10年,足不出户,直至去世。
▲铎尔孟
他其实是《红楼梦》法文翻译团队的灵魂,是译文品质的保证。然而他甘愿做默默无名的奉献,在他的晚年,《红楼梦》的翻译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这样一位可敬的老人,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00年,当作家郑碧贤第一次接触到法文翻译家、《红楼梦》译者李治华的时候,她的灵魂便被触动了。一向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的她,敏感到自己有责任把翻译背后的故事介绍给中国读者。于是,通过搜集史料,她写出了《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一书,于2004年出版,作为中法建交40周年的献礼书。
然而,这本书出版后,郑碧贤很快便感到不满足。她发现,铎尔孟人生之精彩,并不止于《红楼梦》的翻译,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如果说,翻译《红楼梦》是铎尔孟倾毕生之力撞击旷世洪钟发出的绝响,那么他此前在中国生活的48年,则是一点一滴地为这绝响积蓄能量。从后来发掘出的史料中,郑碧贤觉得,围绕铎尔孟,可写的实在很多。除了铎尔孟本人的经历,更有一些坚定地站在他背后的人物,比如法国医生贝熙业,中法大学创办人李石曾等,他们给予铎尔孟的支持和影响,以及他们在中法文化交流上的贡献,也值得大书特书。
▲李治华
新鲜的史料再一次吸引了执着的郑碧贤。于是,她从头开始,沿着铎尔孟当年在北京的足迹,做实地考察,采访知情人,踏破铁鞋,四方求索,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事,还搜集了大量历史照片。她把原书框架推翻,重写铎尔孟的故事,以一支饱蘸炙热情感的笔,带着读者重回历史现场,去重温铎尔孟传奇人生,体察他的精神世界。
这样,郑碧贤历经17年的辛勤积累,终于将《铎尔孟的红楼梦》写成了一本内容翔实丰富、图文并茂的新书。作品采用纪实手法,全部叙述均以事实为基础,可以说是非虚构的,但是,作者的全情投入,流畅生动的叙述,富于文采的笔墨,使作品读起来像诗歌,像小说,充满了艺术感染力。阅读中,读者时时可以感到作者是在与铎尔孟进行灵魂对话,她在用自己的心,触摸铎尔孟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我说,这是一本带着情感的温度、可以听到作者心跳的书。
▲《红楼梦》法文版书影 资料图
这样的书,没有激情是写不出的。由此,我必须说一说郑碧贤的激情。
我和郑碧贤认识,是因为她的另一本书:《郑泽堰》。
2011年,郑碧贤完成了《郑泽堰》的写作。那是她给自己的父亲郑献徵先生写的一本传记。郑献徵先生抗日战争期间曾做过四川省三台县县长,在此时他为了解除连年的饥荒之苦,救民于水火,自己变卖家产和地产,带领当地人民全面整修一条已有200余年历史的古堰,新修堰渠46公里,造福一方几十万百姓,也有利地支援了抗战。从此三台县成为四川的“粮仓”。为此,这条堰渠被当地百姓感激地称之为“郑泽堰”,意谓“受到郑县长恩泽的渠堰”。后来,台湾的连战先生了解此事,还为这条渠堰题词“中华抗战第一堰”。
当年,渠堰修好后,郑县长被调离三台,担任过四川省水利厅厅长、重庆大学校长等职,他始终是国民政府中的一位正派、有为、受人爱戴的官员。这些事迹,作为女儿的郑碧贤原本知之不详。2006年,身在法国的她意外得到了一本父亲留下的日记。从中了解到父亲当年修堰的故事以后,郑碧贤回到中国,重返四川三台县,寻访故里。原本只是为了寻根,她没想到的是,父亲虽然早已去世,但受惠于老县长修建郑泽堰的三台县的人民没有忘记前人的恩德,70年后,得知老县长的女儿重访三台的消息,人们爬山涉水、翻山越岭也要亲眼见一见这位“忠良之后”,其场面、其情景令人动容。
但是,就在这时,郑碧贤发现父亲当年调离三台县时的遗愿“要给郑泽堰修建防洪闸”一直没有实现,而郑泽堰因年久失修多处破损亟待重修,现在这水利设施有时甚至会发生水害。
这是一个大难题,一切都一筹莫展。然而,郑碧贤的激情却在这一刻迸发出来。她毅然下定决心继承父亲遗志,重修渠堰。
▲郑碧贤在工地上 作者供图
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没有工程设计,她到大学里联络专家;没有资金,她去四处化缘;没有人力,她亲自出面组织民工。她多次往返于北京和四川两地,疏通了各种关节,克服重重困难,协调各种矛盾,时而在中央水利部和四川水利局商谈规划、寻求支持,时而又与当地民工一起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整整用了四年时间,终于把这条堰渠整治成现代化水利工程,使其继续为民造福。当渠堰中的滔滔渠水滚滚地流入农田的时候,她与当地乡民们笑在一起,拥抱在一起。
一位年近70岁的法国女士,远离巴黎安逸的家,如此执着地和故乡农民一起从事如此艰难的事业,凭借的就是她的激情。
她的激情显然与她不平凡的经历有关。她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早年演过电影,做过教师,住过“牛棚”,关过监狱。平反后当戏剧导演,她曾尝试将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搬上京剧舞台,作为中西合璧的实验,演出大获成功。后来她虽然移民法国,但是她怀抱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一心要为自己的祖国和故乡贡献绵薄之力。她历经17年收集资料写作《铎尔孟的红楼梦》是这样,她重修郑泽堰也是这样。
后来,郑碧贤把自己和父亲两代人修筑渠堰的故事写成《郑泽堰》一书。出版前,她给我一张珍贵的照片,作为书中插图。照片的内容是一份乡民签字画押的契约。郑碧贤告诉我,这是三台县争胜乡高桥村的35户102位乡民因为老县长和女儿两代人修筑渠堰,给他们带来了粮食丰收的保障,而执意要在渠堰旁边修建一个“水利文化园”,以为永久之纪念。契约记载的是乡民们你一分地我一分地的土地捐赠,每一个歪歪扭扭的签名,后面都按着鲜红的手印,还附上手机号码。这张照片让我不禁回想起当年安徽小岗村农民分田到户时的那份契约。然而这份契约的意义又有不同。小岗村的农民立约是为了把田地分给自己,而高桥村的乡民立约却是为了把已有的土地永久捐给两位有恩于自己的人!这是何等令人感慨,特别是在今天农民为了土地时时与开发商发生纠纷的时候!看到这幅照片,我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由此领略了郑碧贤的人格魅力。
▲高桥村村民捐地契约 作者供图
郑碧贤以激情做事,也以激情著书。读者不难发现,她笔下的人物,从铎尔孟、李治华、雅歌到她父亲郑献徵,还有她自己,都有一颗激情燃烧的心。我以为,这种激情是特别值得珍视的,因为它不仅令人感动,给人力量,促人奋进,更是人们事业成功的原因和动力。
编辑制作:李思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署名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