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已全面实现救助政策的城乡统筹。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从2012年的570元和430元,统一提高至2016年的880元。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向媒体介绍了上海加强社会救助、强化民生保障相关情况。近年来,本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民生保障,拓展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4年,上海提出构建广覆盖、有梯度、相衔接的“9+1”社会救助框架体系,即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2015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2016年帮困粮油卡等项目也得到相应统筹。
社会救助工作方面,上海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方针,树立并践行“精准救助”的工作理念,不断“提标”和“扩面”,织牢社会托底保障网。截至2016年底,全市基本生活救助对象约20.45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6.82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38万人、特困供养救助对象0.25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去年,全市合计支出社会救助资金23.83亿元,其中城乡低保资金17.75亿元。
此外,上海2013年出台政策首创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制度,对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给予基本生活保障,2016年进一步扩大政策受益面。民政部门还完善了医疗救助制度,取消低收入家庭住院医疗救助病种限制并提高救助标准,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实时结算,将事后救助向事前、事中拓展。
“十二五”以来,上海还不断完善核对机制与核对项目,至2016年底,本市已建立26条电子比对专线,核对系统逐步扩展应用至共有产权保障房、廉租住房、因病支出型贫困、临时救助等项目,有效促进了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