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一年?一月?一天?
不,这些都不是。是每分每秒。
自今年年初,中央密集颁布“新基建”相关政策后,“新基建”之首的5G,已经从讨论,变成落地,已经从理论,变成实践。两会期间,“新基建”也成为了众多企业家提案中的核心关键词。尤其于5G方面,代表们的提案更是层出不穷:
360集团周鸿祎“尽快制定《国家5G安全战略》”;海尔周云杰“工业互联网”;联想杨元庆“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新东方俞敏洪“利用5G优势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教育均衡的建议”......
但所有的设想,都需要现实力量的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将力争在2020年三季度实现建设30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市。
中国移动的技术支撑,正在为5G时代的来临补足最后一块拼图。
(一)
一场变革已经来临
一场变革已经来了。
其实,在人们还不知道该怎么拥抱变化时,5G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开始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两会上,笨拙的摄影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智能眼镜、全景相机等更为先进的设备。
人民日报的采访团队,最新配备了5G+AR采访眼镜,帮助记者能够实时获取人物信息和资料,以第一视角录制视频和现场直播。
再往前,5G+VR带给人们的,是从电脑这头到世界尽头——在珠峰、在昆仑、在祖国最壮丽的山河里,人们借助咪咕5G+VR的强大力量,可以实地体验在过去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触达的风景。
从智能眼镜、全景相机,到VR、AR、AI..... 5G时代下,人和人、人和物、人和世界,乃至过去与未来的联接都变得更加紧密。它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将对人们认知世界的方法产生重要影响。如疫情期间,5G技术在文博领域的综合应用——“博物馆在移动”这一“互联网+传统文化”项目,便为传统博物馆文化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发出了“云端”产业发展新机遇。
你想象一下:当故宫、敦煌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沉睡千年的文物、遗址、故事,借助5G+VR技术,鲜活地呈现在你面前,你会期待看见什么?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去看看近期一个“标杆型”新文创活动。
5月18日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博物馆协会协同中国移动咪咕,深度合作“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联动国内50+知名博物馆,把逛博物馆这件事儿“搬上”了云端。作为国内首个文博领域文创节,“博物馆在移动 5 ·18文创节”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开展系列“云展览”直播活动,让网友足不出户,即可达成“逛遍国内博物馆”的心愿。
大时代趋势下,中国移动咪咕率先以“5G+文博”的“云展览”方式,打通了文创产业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代融合的过程中,最难处理的孤岛效应。让博物馆走出地域限制,走进每一个中国家庭。
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在新华网专访中对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指出,博物馆“云展览”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技术,将文物和展览搬上云,多维度展示传播绚丽多姿的文化遗产,是当下和未来创新融合文博线上线下服务,更好满足公众需求,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博物馆在移动 5 ·18文创节“的背后,不仅是5G新基建大背景下,带给中国文博文创产业观展方式的改变,更是一场新文创产业发展融合的“变革”。
(二)
一次史无前例的融合
危机催生变化,变化带来机遇。
2020年初,黑天鹅从天而降,人们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原本平稳闲适的工作和生活轨迹。但变化催生,商机也在袭来,依托技术支撑,黑天鹅也成功倒逼出了一批“宅”经济:云消费、电商直播等线上经济的爆发,在2020年的春天孕育出了一系列商业样本。
也就是在这个春天,即使人们足不出户,踏春和置物,都没有耽搁。疫情期间,全国博物馆闭馆不闭展,温情不打烊,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主动服务公众,有效提振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疫情影响下,全国博物馆春节期间共上线展览2000余项,1300余家博物馆开放在线展览。悄然之间,“云展览”欣欣向荣,已呈百花齐放之态。
“云展览”、“云购物”、“云逛博”等云端产业的出现,是传统文化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结果,传统文化正以深受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展示出前所未见的传承伟力。在过去,博物馆很长时间都被称为“少数人散步的地方”,我国平均26万人才拥有1座博物馆;如今,中国移动咪咕等利用现代科技打造的“云博物馆”,拆除了时间、空间层面的边界,让更多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平等享受到博物馆的优质资源,都能在博物馆中找到自我归属和文化认同。
从这点上说,孔夫子的教诲:“父母在,不远行。”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被彻底打破。在今天,即使物质闭关,但精神却可远游。
不过,在这场云参博的盛宴之下,仍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用户的参与感与体验感难以达成统一。什么意思呢?一句话来说:博物馆不仅要“看得见”,还要“摸得着”。视野展开,这也是这些年,众多产业在线上与线下之争的问题根源。
说到这里,请大家再看一则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535家,比上一年度增加181家。其中免费开放的博物馆4929家,全年接待观众10.22亿人次。
这说明了什么?
这些年,博物馆参观浪潮迅猛,但人均参观率仍旧很低,仍具有很大增量市场。“云展览”虽然在疫情期间得以发展迅速,但以视频与直播为主的内容承载形式,仍旧无法解决用户在线上参观博物馆时“参与感”与“体验感”的脱节。
而中国移动咪咕在“博物馆在移动 5 ·18文创节”的实践,为文博文创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样本参考和创新思路。凭借着中国移动5G基建的全面建设和应用,咪咕有效地用“场景+技术+内容”的新文创模式,弥补这一线上的体验缺失。
“博物馆在移动 5·18文创节”自5月18日开启,为期7天,涵盖“博物馆人谈文创”、“把文创带回家”、“咪咕云博物馆”等数字内容体验,“云上特展”VR逛展等多样创新活动。“518文创节”期间,中国移动咪咕通过5G+VR等先进的数字信息化技术,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创新因子,让文物“说话”、与观众互动,将一个个走出玻璃柜、立体“可触摸”的博物馆送至观众面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博物馆文化爱好者奉献一场文化盛宴。
此外,在“博物馆在移动5·18文创节”的“云展览”空间中,咪咕集合国内各大博物馆的VR特展,让观众能够通过多角度随意切换,观赏到文物展品的各种细节。从视觉、听觉、到触觉(屏幕互动),享受多感官全场景沉浸式体验。
如此一来,即使你身在家中,也能有如身临其境,在琳琅满目的文物中,看到盛唐气象,一览大宋旖旎,再观明之璀璨.....
依靠中国移动5G技术,“博物馆在移动 5·18文创节”把众多国家一级博物馆搬上云端,通过博物馆综合介绍、珍贵馆藏展示、精品VR特展、文博领域专家直播讲解、博物馆直播接力、博物馆建筑空间解析等多样化内容,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了一场线上文化盛宴。
“骑骥千里,非一日之功”。中国移动咪咕对新文创产业的布局,从2019年便已开始:
2019年,咪咕公司在全国120余个移动营业厅布展“博物馆在移动”项目,贯彻5G+XR理念,以AR探究镜、数字画屏功能实现博物馆展品内容的数字化传播;
2020年,自抗击疫情起,“博物馆在移动”以独有的“一周一馆”形式,推出5G公益项目——“云博物馆 ” ,已联动18家博物馆开展67场线上直播,与全国人民一起“宅家里、涨知识、共抗疫”,曝光量达上亿次。
这样的融合,还体现在文创产品端。咪咕公司所筛选的每一款新文创产品,都坚持融合 “场景+技术+内容”的新文创模式:一边整合国内各大博物馆资源,甑选文创好物,像故宫口红、斗转星移小夜灯等都在其中;一边自主开发文创衍生品,在文创节期间将百万国潮文创产品汇聚一堂。
售卖方式上,更是通过深度合作薇娅、王芳等大咖主播,利用名人效应,主动贴近大众,走入生活。除自有平台咪咕商城外,与淘宝、拼多多、苏宁等多方平台达成合作,以直播带货文创,在文创衍生品开发和多端销售之间,搭出了新文创产业平台。
电商产业与最新前沿技术的融合,也在现实场景中不断被运用。在5月17日世界电信日的2020全球虚拟·现实大会上,咪咕通过VR技术,实现了在直播中直达5·18文创节场景进行购物,随后,虚拟偶像“犀”5月21日亮相咪咕商城与真人主播实时互动,开启跨越时空的新玩法。
不得不说,“博物馆在移动 5·18文创节”的举办,不仅是文博产业与5G应用场景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移动咪咕作为新媒体国家队,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建设成果展示。
(三)
最大的善政
狄更斯有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不过,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无比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无比保守的时代。
一方面,技术的更迭进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解构着人类,解构着世界。另一方面,各行各业,各国各地区之间,也因发展速度的不一致,让人与人,技术与文化,过去与未来之间,逐渐变成了一座座孤岛。
但是,技术变革决定了文明的下限,文化变革决定了文明的上限。人类要想拥有未来,就得敢于拥抱变化。在今天,人们要想不被技术反噬,只有跨界融合,打破孤岛间壁垒,文化和经济才能真正有序、健康的发展。
中国移动咪咕与50余家博物馆牵手,共建“场景+技术+内容“新文创,以“5G+文博”推动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这一跨界“破圈“的尝试,正一步步打通科学技术与人文历史、过去和现在的坚实壁垒,让新一代年轻人用当代方式,去了解历史、拥抱传统、传承文明。
5G时代正在来临,数字革命下,新文创产业的革新不仅为博物馆的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交流工具,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将进一步挖掘博物馆最深层的优秀文化基因,以展示给世人。在这场5G浪潮之下,将会有更多的老百姓,通过新科技“走”进博物馆,近距离去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去了解珍藏文物的丰厚内涵。
或许,这才是时代对于文化最大的善政。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