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三者并未古代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三颗明珠。其中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语言多通俗俚语,更接近民歌。题材形式也多种多样,且往往具有很明显的故事性。至宋末元初从民间流行至文人阶层,鼎盛一时。然而相比唐诗宋词,元曲的存在感就弱了很多,给人感觉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甚至年代的沉淀感都差了一筹。
其实早在唐代时民间就有诸多小令小调,在那个时期已有发展为曲艺的可能。《敦煌曲子词》中的很多民间词作都偏向以俚俗浅白的语言叙述一个情景剧一般的戏曲故事,与元曲极为相似。如《定风波·攻书学剑能几何》、《南歌子·斜影朱帘立》等等都有人物问答对话的情景。
只不过唐代的民间曲子词发展过程中被文人借用,走上了正统文体的道路:温庭筠始作文人词、南唐二主拔高了词的格调、至苏东坡以诗为词提高词的文体地位、到南宋时原本应该有可能发展为曲艺的词俨然成为文人的一种写作文体。
词至南宋发展至顶峰,却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有的词人不甘心词过于正统,于是尝试返璞归真,以词来写故事性的戏曲。比如南宋词人石孝友的这首《惜奴娇》:
惜奴娇
南宋·石孝友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共你,疯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没前程、阿谁似你。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石孝友是南宋词坛一个另类,他多以俗词写故事,语言通俗而形式精巧,常常摹拟人说话的口吻或采用男女对话的形式,也就是以曲为词。这在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南宋可谓离经叛道,但石孝友的以曲为词却让词走上了另一条路,成就了百年后的一代文学——元曲。
这首《惜奴娇》就是石孝友以曲为词的代表作,全篇通俗如大白话,却写出了热恋男女之间你一言我一语地谈情表白,极富戏剧化的场景却饱含深情。我们不妨将这首词分解为一场情景剧:
男: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
女: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共你。疯了人,只为个你。
男: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女:没前程、阿谁似你。
男: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女:是你。
男:我也没星儿恨你。
这般读来着实生动有趣,男女恋人之间你一言、我一语,男主直率表白,女主含蓄娇嗔地顺从,二人形象非常个性化。这种个性化对话既有情趣,也有情意,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简而言之就一句话:接地气儿!
接地气儿可不正是元曲的专长嘛,戏剧化的场景表现更是元曲的标配。石孝友这般以曲为词,写出了最贴近真实民间人物的词作,以曲为词的手法也为后来元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后世多以石孝友为元曲之鼻祖。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