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书,而且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即所谓“为闺阁立传”,因此,作者在第五回为众钗写了判词,以概括她们的品性及命运。
其实,宝玉作为唯一的男主角,作者也为他写了判词,这就是写于第三回的两首《西江月》: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是对贾宝玉的全面概括,因此是读懂宝玉的关键。其中有一句,“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很多人把“不肖”理解为“不孝”,其实“不肖”是没有出息的意思。那么,宝玉真这么没出息吗?
智、贤、愚、不肖四个等级,不肖为末
古人从品行才能把人分为智、贤、愚、不肖四个等级,不肖为末。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通常会打听这个人品行和能力如何,对于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的人来说,也许要花上大半天才能说明白。古人比我们便捷多了,他们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评价标准,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来传达信息。根据这套标准,他们把人根据品行和才能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智、贤、愚和不肖。当然,首先必须声明,这四个等级,不包括奸恶之人。
智,即智者,品行和才能都为上乘之人,方能称为智者。
智者最主要的特点是品行上与人为善、心宽如海,在才能上具备预知能力,能规避风险,懂得顺势而为,该进则进,该退则退。红楼中以刘姥姥和薛宝钗为代表。
贤,即贤良,主要是品德高尚,重德不重才,智商平平,才能也不出众,但因为贤良而兢兢业业、广受欢迎。红楼中以花袭人为代表,作者直接给了她一个“贤”字的定评。
智和贤都属于褒,能被冠以智和贤的人,都值得人竖大拇指,也是人们争相趋附的人。
排在第三个等级的是愚,愚的定义偏重于才能低下,人品上属于不好不坏,但又亦好亦坏,其好坏主要决定于身边人的影响。因为才能低下、智商不高,所以容易受人蛊惑,缺乏主见。红楼中以赵姨娘为代表,作者也给了她定评:“愚妾”。
排在最后的就是不肖了,不肖的定义偏重于品行,可能智商很高,也有才能,但因为不务正业,把智商和才能用在了旁门左道上,造成了不肖,“于国于家无望”。
不肖,从字面来解释,肖即相似、相像的意思。和谁相似?父母!据《说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不肖就是不像父母。
当然,这里说的不像,不是指相貌,而是指品行和才能。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儿女理应胜于父母,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北静王初见宝玉,就说“雏凤清于老凤声”,意思就是宝玉未来定比父亲贾政更有出息。
如果实在不济,做不到胜于父母,至少要和父母差不多,才不算辱没门楣。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品行,在为人处世上,至少要有父母之风,不至于被人指指点点。宝玉正是不肖的典型例子。
宝玉的“不肖”体现在哪些方面?
和贾政比,宝玉差在哪里?
很多人从贾政的名字,认定他是个“假正经”,这是中了谐音的毒,以为谐音梗可以万用。实际上,贾政这个名字,主要指向他“假于政务”,即挂着为官参政的名,其实精力并没有放在政务上。不过,他虽然没有多强的政务能力,但也按时按点地上着班,为家里换回了一份收入。
另外,贾政还有一些闪光点。
论做人,他作为世家子弟,且被母亲看重顶替了哥哥的当家位置,但他并不为此而自傲,从来没有看不起谁。因此,他得到探花妹夫林如海的高度评价:“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在个人品行上,他也不像哥哥贾赦那样妻妾成群,而是严格执行着一妻二妾的标准。
在孝顺方面,贾政对贾母可谓言听计从,从来不会有半点逆意,并主动参与到承欢膝下的家庭活动中来。
在遵循祖训、继承家风上,贾政也做得很到位。听到贾环说宝玉逼死了金钏,第一反应就是“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不由分说,把宝玉痛打一顿。
可以说,贾政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光宗耀祖的功德来,但也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子孙,没有为祖宗抹黑。
相比之下,宝玉确实可归为“不肖”之列。
在为人处世上,宝玉眼高手低,一点属于自己的优势都没有,仅凭着父母给的漂亮皮囊、先祖给的贵族身份、祖母给的至高地位,就目空一切,“自为见识高过世人”,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
在个人品行上,宝玉流连于闺阁,享受珠环翠绕的脂粉生活,且只招惹,不善后,前后导致了金钏和晴雯的死亡以及茜雪、芳官、四儿的被撵,还为家族带来了“顽劣异常”的名声。
在孝顺方面,宝玉常以阴奉阳违来敷衍塞责严厉的父亲,把贾母这张庇护牌打到极致,比如以养伤病为由,“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对极其宠爱自己的祖母,他因与林妹妹闹矛盾惹得老太太揪心甚至流泪。要知道,为了让老太太开心,王夫人和王熙凤不知花了多少精力。
对待朋友,宝玉也心不诚。因为怕牵连自己,便轻易出卖了蒋玉菡:“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 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有钱寻访刘姥姥故事里的茗玉姑娘,一出手就是几百钱(二等丫头一个月的工资),却说没钱为秦钟修坟。为了出门祭奠金钏以求心安,随口就把北静王的爱妾给编死了。
总之,宝玉可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对国家不忠,一边享受着国家带给他的富足安逸的生活,一边骂读书上进的人为“禄蠹”,为自己的不思上进找借口;
对父母不孝,阳奉阴违,让父母为之操尽了心但得不到任何回报;
对姐妹们不仁,心中不爽就可以抬腿狠命踹向丫头,看到金钏被打,只顾着自己溜走,看着晴雯从眼前被撵走,一言不发;
对朋友不义,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私欲而结交,但对朋友毫无付出。
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作者批之为“古今不肖无双”,比之于父亲贾政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和贾府基业的开创者宁荣二公相比了。
这也正是宝玉最终落得沿街乞讨结局的原因:不思上进,无立身之本;对上不孝,父母无力护他;对姐妹不仁,姐妹们死的死、散的散,无以自保;对朋友不义,得不到援助。唯有宝钗、袭人、蒋玉菡等不计前嫌有大德之人愿意包容他,才使得他得以安生。
因此,作者曹雪芹告诫读者,“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千万不要既“无能”,又“不肖”,而要引以为戒,把他当成一面时刻映照自己的镜子!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