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郑维邦女儿郑秀英告诉封面新闻记者,1月12日左右,父亲突然病重,在成都新华医院住院治疗。“这段时间回家后,人还比较清醒。”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刚过完104岁生日没几天,就在9日下午2点15分于家中辞世,“父亲走的时候还算安详,清醒的时候也没有留遗言。他以前总说活到这个年纪,已经很知足了。”当天下午,郑维邦的遗体准备火化。
据郑老生前口述记录,他于1939年1月,毅然参加了川军47军在成都九眼桥莲花池举办的军事教导队。同年10月,因成绩优异,被分配到47军104师312旅63团3营8连担任排长。之后,他跟随部队,携带极其简单的装备,远赴山西参加抗战。
当时在山西驻扎时间较长,他参与过夜袭被日军占据的山西运城机场,以及奉命参加中条山战役中的夏县文德村和白山顶簸耳村战斗,全身从耳朵到脚有多处弹片伤。
1942年10月,时任623团机枪连排长的郑维邦,在回川接收新兵时,请假回家料理完父亲丧事后,无法和部队取得联系。一个月后,在人民公园得知征兵信息后,再次报名,跟随52军195师585团3营8连前往云南作战,直到侵华日军投降。
左1为参加“9·3阅兵”回蓉的郑维邦
2015年9月3日,作为抗日川军代表,郑维邦受邀前往北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曾喊出“乘车参加阅兵时,我很想丢开拐杖再走一次!”的豪言。
“但今后,再没有机会在人民公园的讲堂上,听到郑老掷地有声讲抗战事迹的声音,也见不到他拄着拐杖,站在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敬礼的身影。”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说,郑维邦的离去,是川人抗战历史的重大损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