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虽然开始步入市场经济,但很多还是属于计划经济,当时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是国营企业,所以凡是有工作的基本都有编制,有编制的话年迈的时候就有一份退休金可以吃。
老百姓非常羡慕这些有工作的人,并且将其称之为“商品粮”。意思就是这些人不需要种地,只需要拿钱买商品粮食就可以过活自己。
小时候不太明白“商品粮”的概念,长大之后学过的时候才明白,“商品粮”在当时时代是一个非常高的地位,而拥有“商品粮”的人被称之为铁饭碗。
在铁饭碗中有一些特殊的工作又被称之为金饭碗,那么上世纪80年代哪些行业被称之为金饭碗呢?能称之为金饭碗的一总结为4个方向,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
一、听诊器
首先我们先来说听诊器,它指的是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必须是有着一定的医疗技术手段的人。当时中国的人才特别的紧缺,所以学生在从学校刚毕业之后也就会被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去担任医生。
当时医生的福利待遇也非常的好,国家会定点的发补贴。成为著名医师之后还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而在中间多多少少也能够收一些私人小礼物,从而补充一下工资上的不足。因此在当时来说,能够成为一名医生,绝对是人生的高配。
二、方向盘
方向盘意思也就是开车司机驾驶员,当时在农村看到一辆车大家几乎都能追着跑,想要多看两眼。在那个时代能够开车自然是一份非常高端的工作。
说白了就像现在的普通人看飞行员的工作状态,感觉他们操作的一些很高端,工资肯定也是高的,让人羡慕。当时的汽车驾驶员属于特别稀缺的技术人员,够开车绝对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所以当时能够当上驾驶员,先不管能给多少工资,至少从身份上来说值得让他人羡慕,而且工作风不吹雨不淋,相对于一些一线工人来说,的确让人很享受。
三、人事干部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事干部的权力特别的大。人事人员的调配还有工作的安排全部由他们决定,所以通俗的来讲他们有一定的任免大权。当时想要找个铁饭碗,必须通过这些人事干部给帮忙安排一份工作。
虽然当时流行继承制和推荐制,但是只有讨好这些人才能让自己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些人平时在老家特别的受欢迎,相里相亲对他们也特别的亲切。
很多人都会主动套近乎,在逢年过节自然也就少不了一些“亲戚好友”送来的礼品。
四、售货员
计划经济时代如果想要购买一个商品,除了拿钱之外还要拿着购买券。比如当年想买一辆自行车,并不是你有钱了就可以买得起,而且还要有一辆购买自行车的分配劵才可以得到这辆自行车。
倘若是担任售货员就没有这个担忧了,售货员他们总能搞出一些内部名额来避免用这个通用券,而且有时候售货员可以走后门拿走一些东西。比如当年的一些五粮店的售货员家里从来没不会缺油吃,也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机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