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隋唐,至今仍为人所追念。据说,隋朝的许多数据是整个唐朝都没能超越的。
万宫之宫-紫微城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诏迁都洛阳,称“东京”(609年改称东都),并修建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于此同时,洛阳皇宫的建设也正在进行。由宇文恺负责规划设计。
《后汉书·卷四十八》:“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为了达到天人合一,洛阳皇宫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得名为——紫微城。
《河南志·卷三·隋城阙古迹》:“宫城曰紫微城,其城象紫微宫,因以名。”
该命名理念被明清故宫紫禁城所继承。由于紫微城的象征意义,时人又常常直接称其为紫微宫。
唐·韦述《两京新记》:“东京紫微宫,城南面六门:正南应天门,门外观相夹肺石、登闻鼓。”
工程状况
紫微城的城墙由兵夫70万人用60天筑成,工速之快乃历代皇宫之最。
紫微城
用工数量共计170万人(内诸殿基、墙院,又役10余万人,仅土工监便常役80万人,而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却再役10余万人),比秦阿房宫所役人数(70万左右)整整多出两倍多,乃世界历史之最。
在营建东京时,宇文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京制度穷极壮丽”,宇文恺巧思绝伦,将紫微城建造得“穷极壮丽,自古都邑莫与之比”紫微城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宫殿建筑群。
后世沿用
武周紫微城复原图
紫微城作为隋唐洛阳城·宫城,是隋、唐、武周三大帝国的大朝正宫、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至高之处,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前后沿用530余年,成为九朝理政之所(隋、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
建筑奇观
紫微城“其宫室台殿,皆宇文恺所创也,恺巧思绝伦,因此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被唐人赞美道:“宫庭皆应紫微垣,壮丽宸居显至尊。”
紫微城应天门
紫微城正门(应天门)首创双向三出阙,正殿(乾阳殿)首创三重檐制度,武则天改造为明堂。紫微城西部还有一座“五殿”,由前后五座宫殿聚合而成,比大明宫麟德殿(由前后三座宫殿聚合而成),皆古代皇宫最高规格,“前代都邑莫之比焉”。
占地面积
紫微城东西2100米,南北1840—2160米,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比唐大明宫(3.2平方公里)多出100万平方米,乃中世纪全世界最大的宫城。
紫微城布局图
据《旧唐书》记载:“宫城有隔城四重”,从北到南依次是圆璧城、曜仪城、玄武城、洛城。洛城为紫微城主殿区,由大内、东西隔城、左右夹城组成,“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面积为2.5平方公里。大内在洛城中央,呈方形,边长103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南接皇城,东西各两重小城,北三重小城,“以象北辰籓卫”。诸小城东、西、北三面拱卫大内,承担着宫城的部分功能,归属宫城。如东隔城为太子居住的东宫,西隔城为皇子公主居住的九洲池宫苑区,北面为御林军驻守之地。
大明宫与紫微宫城对比
保护展示
紫微城遗址夜景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在原址建设遗址公园,实施了明堂、天堂、应天门和九洲池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
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紫微城遗址夜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