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广泛的民俗信仰,以动物记时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它把本来枯燥的年份数码化为闻而不忘、观而易记的形象,体现了“众生平等,各有所长,循环良转,有序成纲”的浪漫情怀,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邃的哲学思考,从而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喜爱。据说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初访中国时,给周恩来总理出了一谜语:“全国十二个,人人占一个,外国不曾有,请问是什么?”周总理哈哈一笑,脱口而出:“十二属相”。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两两相对,十二年为一纪。再与天干相配,六十年为一“甲子”。2020年为农历庚子年,在《六十甲子纳音歌中》又镶入纳音“五行”概念,“庚子辛丑壁上土”,为土鼠年。子鼠的歌谣为:
鼠咬天开立奇功,体小量大第一名,
老鼠嫁女猫为婿,是非功过任人评。
我国先秦古代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记载较少,用动物纪年的文字最早见于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但是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十二生肖了。这使我们对于生肖文化的认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鼠咬天开立奇功
老鼠在十二生肖中占首位,在生肖歌中说:“子鼠人丁旺,丑牛粮满仓,寅虎林中吼,卯兔草中慌,辰龙天上飞,巳蛇洞中藏、午马大地走,未羊上山岗,申猴尊为九,酋鸡若凤凰,戌狗宜为友,亥猪百宝箱”。在十二生肖中,鼠既非体大,也不是最强,可是却雄居生肖之首,为什么呢?因为它和人的关系最密切。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鼠。人们对它又厌恶,又离不开。想灭,灭不完;想甩,甩不掉,在研究人体健康的药物实验、甚至社会生存环境试验中,小白鼠都是最理想科研样本。
鼠,俗话称耗子,是哺乳动物纲啮齿目中的一员。老鼠虽小,但能和虎一样称“老”,因为鼠确实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安徽曾出土距今5500万年的鼠类化石,比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历史还长。老鼠虽然鼠目寸光,见不得天日,可是却享受古代男人“子”的美称,俗称“耗子”。究其原因,老鼠最大特点一是善“咬”,二是善“偷”。而这个“咬”不是为了吃,而是争取生存空间的一种斗争方式。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盗洞”,它们认准一个目标,一代一代不停地啃下去,哪怕是遇到铜墙铁壁,每天只能啃一道印痕,它们也要啃,直到啃出一个洞来为止。老鼠为什么这么善“咬”呢?因为它那一对无龈的门齿,能终生生长,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能“耗”过老鼠的牙齿,为了要磨短这对疯长的门牙,它要不断地啃咬各种材料,包括现代钢筋水泥建筑,老鼠也敢用来磨磨牙。正因它有这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独有特性,所以民间就把“开天辟地”的功劳以神话的方式记在了它的身上。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原来天地处在一只混浊封闭状态的金葫芦里,是老鼠咬破混浊葫芦的一角才使天地分、乾坤定,日升月落,才有了人的诞生,有了世界。老鼠不怕混浊,不怕千辛万苦、千年万年,就是朝一个方向不停地咬,它的毅力“耗”过了金壳闷葫芦定力,终于立下了开天辟地的奇功,从此人类才有了光明、有了时间概念,因此,鼠列十二生肖之首是当之无愧。“鼠咬天开”虽然是个童话,却反映了远古时期人鼠关系密切的事实。
老鼠善“偷”,但是老鼠千辛万苦偷来的粮食不是马上吃掉,而是在洞中藏起来,它这个特性又引出许多老鼠为人类从天上盗来五谷之种的传说。我国西南地区就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老鼠原来住在天上,它见到人类不会种稻,就在王母娘娘百宝箱中一滚,身上沾着许多稻种来到人间,把稻种送给一位美丽姑娘,教姑娘种地,约定稻子成熟后分一半给它。稻子成熟后,为了给姑娘多留第二年稻种,老鼠舍不得都吃掉,而是把自己那一半的绝大部分收藏起来留给姑娘继续播种。以后粮食越来越多,人们懂得了建仓储粮,却忘记了每年丰收后应给老鼠一半粮的约定。老鼠觉得委屈,于是向王母娘娘告状,王母娘娘给老鼠一副金牙,专盗粮仓粮食。人们知道此事原委后,将老鼠奉为“仓神”,新米下来,拿出一份让仓神尝新,以保粮仓安全。
体小量大第一名
小小老鼠为什么能进入生肖序列,说法很多,故事也很多。老鼠之所以占十二生肖首位,最普遍的说法是十二生肖的选用和排列是根据每天动物活动的规律和时间确定的。老鼠能居十二生肖之首,与它最活跃的时间是在子夜的生活习性有关。在中国的时间文化中,天开于子夜,是承前启后的时刻,每到“子时”、“子年”、总使人联想到要除旧布新、开拓进取。2020年为农历庚子年,又一纪十二生肖年开始了,“鼠为生肖首,春乃岁时先”,在这新生肖纪开始的年份,总会让人对未来充满期盼。《庚子年》生肖邮票第一图“子鼠开天”,以艺术形式褒励老鼠这种“开天不止”的奋斗精神,以童话来解释鼠为生肖之首,使生肖鼠有了特定的“万象更新”的寓意。鼠年吉祥,充满生机;流年似水,各有所依。北京的白云观有六十甲子殿,内奉六十甲子本命神,均选历代贤人担任。庚子太岁叫卢秘,乃明代睢州同知,他刚直不阿,为民做主,减轻人民徭役,受到百姓拥戴。卢秘逝于任上,吏民挽哭者塞道,时遇大雨,无一送殡之人怯走。当年为鼠年,乡民奉其为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
老鼠体量虽小,但数量很多,而且有集体迁移的本性,因此能聚在一起啃咬和偷食,所以能量很大。据说12500只鼠的体积相加,才相当于一头大象。但是,老鼠的整体能量在自然界中超过大象,如果有一只老鼠钻入象鼻,也会威胁到大象的生命。一只大象可以拱倒一面土墙,一窝耗子可以挖塌一座楼房。历史上鼠患成灾,造成大型建筑受到损害的例子很多,因老鼠啃咬电缆而引起的火灾事故更是举不胜举。1978年,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发生严重鼠害,威胁到水库大坝安全,埃及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把灭鼠当头等大事来抓,一个小镇一周就消灭了92万只老鼠。
据说老鼠的基因与人接近,生活上也有两个方面与人相同。一是在食材方面,选择面广泛;二是生育方面,四季均可受孕。这是老鼠与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的地方,只能说“各具特色”而已,不能成为“首席”的理由。至于为什么十二生肖以鼠为首,我认为,在谈十二生肖排列顺序时,既要考虑到此动物与人亲密的程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也应把中华民族的数字爱好考虑进去,因为数字是中国人的第二语言。中国人的“一”,不光是讲排位和顺序,中国的“一”含有“一切”和“全”的含意,十二生肖中只有老鼠符合这一要求。中国人讲“九五至尊”,在十二生肖中“九”是猴,“五”是龙,传说用动物记年的习俗传到中原后,东南沿海的一个方国的国王认为东方属龙的方位,“五”应为龙所占,以后龙成了皇权象征,就没有人敢对这虚构的龙为什么进入生肖神之列提异议了,因为在八卦图上既“中”且“正”的“五”只有龙可以担当,于是形成十二生肖这样的排位。至于老鼠为什么排首位,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
第一,老鼠分布面极广。老鼠种类极多,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老鼠的存在。全世界老鼠的种类有2800多种,我国有160多种,分布在“一”切地方。有人说,用动物记时间可能起源于古代鲜卑人,鲜卑属草原民族。在洪荒时代,面对“一”字型的天和地,用动物记时间,能联接天地的首先是老鼠。从很多出土文物中证明,田鼠是古人最方便获得的食物来源之一,也是清理草原各种腐物的主要动物之一。
第二,老鼠虽小数量多。老鼠生性机警,对自然灾害有预警能力。老鼠对生存环境适应能力强,潜水打洞样样能。老鼠生存能力强,可以从数十米高腾空而下,不仅不会摔伤,反而稍事休息,便可遁身而去。
第三、古人把十二肖中脚趾占单数者视为阳,双数者视为阴,并以趾数的单双,来说明排列它们在一天十二时辰中所居单双数的位置。老鼠占子时,是23时至第二天凌晨1时,计2个小时,连接两天。古人把前半时辰(23时至24时)视为阴、后半时辰(24时至1时)视为阳,老鼠的趾数前爪4、后爪5,正合前阴后阳的要求,可代表双爪为阴、单数趾为阳的两类动物,有全面性。
老鼠生殖力强是占首位的一个要点,民间剪纸中有松鼠与葡萄相配的“鼠戏葡萄”,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孙,是人民喜见的题材。在远古社会人类种群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延续,就要保持旺盛的生殖能力。老鼠繁殖力强,一只母鼠在自然状态下每胎可产5到10只幼鼠,最多的可达24只,妊娠期只有21天。母鼠在分娩后很快就可受孕,幼鼠经过30到40天就可发育成热,其中雌鼠很快成熟加入繁衍后代行列,如此往复,一只母鼠(及其子孙)一年就可繁殖500只老鼠。老鼠的天敌很多,除猫以外,天上飞的猫头鹰、地里跑的黄鼠狼、洞里藏的蛇、以及草鹗等均食鼠,因老鼠属生物链的低层,所以损耗很大,可是由于生殖力极强,所以数量还是不断增加。人们企盼子孙旺盛,于是对老鼠的生殖能力产生崇拜。
老鼠嫁女猫为婿
在反映生肖鼠的民间艺术中,“老鼠嫁女”是最受欢迎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鼠婚又称鼠纳妇、鼠娶亲、鼠添箱、鼠会亲……我国许多地区都有此习俗,时间大约定在腊月二十三至二月初二,各地日子不统一。“老鼠嫁女”是民间年画常见的题材,鲁迅博物馆内就藏有一张《老鼠娶亲图》,此图原为彩色,宣纸裱在硬纸板上,图上方有一行字“楚南滩镇新刻老鼠娶亲全本”。画面上的老鼠有送礼的、打锣的、吹号的、个个传神,十分热闹,给春节带来了浪漫的狂欢景象。猫是鼠的主要天敌,宋人陆佃在《埤雅》中解释“猫”字的含义:“鼠善害苗,猫食田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诗曰:有猫有虎,猫食田鼠,虎食田彘,故诗以誉。韩奕而记曰: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以其食田豕也。”人们厌恶老鼠,因为老鼠传播疫病,损耗粮食,对人类生活造成危害。所以给老鼠办喜事,实际目的是“送鼠”。其结局是“老鼠嫁女乘花轿,吹吹打打真热闹,女婿是只大花猫,啊呜一口全吞掉”。用这种喜剧的形式“驱鼠”,真是生动有趣、诙谐而又有实效。
“老鼠嫁女”的俗信是以禳鼠、驱鼠、灭鼠、祈福为目的的民俗活动。此类活动常配合照鼠耗、填仓节等民间节日进行,其目的是以食诱鼠出洞,放猫捕鼠,减少老鼠数量,降低粮食损耗。子鼠为极阴的象征,而腊月到正月,正是阴阳交替,万物始生,新旧交替的时刻。除旧布新、生命繁衍的吉祥时刻,这时以“嫁女”形式把老鼠送走,幽默而又富有喜剧感,反映了民间的愿望和智慧。以驱鼠为目的的“老鼠嫁女”题材年画很受欢迎。还有民间传说讲“老鼠嫁女”:两窝耗子为争地盘打架,强悍者常胜,弱势者不服,于是想把女儿嫁给大花猫,以求压倒对方。其结果是自讨其苦,非但没压倒对方,反而把女儿送进猫口。
十二生肖鼠为首,这样一个有污点的小兽为什么占这么一个重要位置呢?古代有这么一个神话:“玉帝选十二生肖时最早是以虎为首。老鼠聪明,把此消息告诉曾为老虎之师的猫。猫想:自己是老虎之师,应该入选为生肖之首,二人约好一同进城,为了赶早第一个报道,猫未等城门吊桥落下就随着老鼠跳进护城河水中,猫不会水,挣扎难行,鼠会潜水,捷足先登。玉帝准时在灵霄殿宣封十二生肖,点名首位时,老鼠大声喊“到”,玉帝无奈,承认鼠为生肖,名列第一。猫上岸时,生肖己满员,无猫之位。从此,猫鼠结仇,猫见鼠则咬。
老鼠在外国的文学名著中也经常出现。《伊索寓言》中就有《老鼠会议》故事,讲的是一只老鼠想出了给猫脖子上套铃铛的妙招,但找不到敢去给猫挂铃铛的人选和办法。诡计再精,无人行动,也等于零。虽然大多数文学作品中老鼠的形象并不好,可是在一些名著中的鼠经过拟人化后却突出了其机智、灵敏的特长。如《水浒》中的地耗鼠白胜,他在智取生辰纲中卖蒙汗药酒的情节显示了白日鼠的特性。清代的《聊斋志异》也有几篇关于鼠的文章,《阿纤》写的是有情有义的人鼠相恶,《鼠戏》中写的是驯鼠表演,十几只小鼠穿衣服、蒙假面、人立而舞,生动有趣。武侠小说《三侠五义》中,“五鼠”个个身怀绝技,勇猛无敌。北京童谣中的小老鼠也很可爱:“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叫奶奶。奶奶也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真是一个可爱的小生物。而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生动地描述了“变是唯一不变”的真谛,故事的主角是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迪士尼乐园中的代表也是米老鼠,大脑袋、大耳朵、形象活泼可爱。
是非功过任评说
十二生肖的选择既有图腾崇拜的因素,又有对家畜宠爱的因素,也有与人类生活密切的因素,在排列顺序上也有数字崇拜的因素。十二生肖是各地各族人民多年相互沟通,把各自对动物特性的认识与十二地支结合,形成了用动物纪年的共识,经过长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的认知磨合。用动物纪年的历法到了秦朝终于有了文字记录,到汉朝达到广泛共识。十二生肖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语境下,君权独尊披上了神圣外衣,在时间文化上产生了把正月列为了“寅月”,以生肖虎为一年的首月。春节的年禧期以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马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羊日”的说法,并为官方承认。在这种用动物记时间的“官俗”中,老鼠丧失了一年中首月首日的位置。但在老百姓的心中,“万物皆有灵性,众生皆应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在用动物纪年中,每一纪仍是鼠为第一,“六十甲子”中仍是鼠年为首。子鼠所占的这个“一”,既是表达数量和排列顺序的“1”,也是表示一切的“一”,更是“每人有一个”的生肖不分大小威弱、一律平等的“一”,真是意味深长。
“一日时辰子为首,十二生肖鼠为头”。我们在谈论老鼠时要注意把人文的生肖鼠和生物性的老鼠有所区分。在人文鼠中,它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北方多闻天王左手所抱的吐宝兽,是财神象征。这个吐宝兽原型是老鼠,它曾在两军交战时,潜入敌方军帐,咬坏敌军马具和弓弦,使崇鼠国获胜,从而在我国西北民族生肖排名为首。在生活中的生物老鼠却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1958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中,明确老鼠为应该消灭的“四害”之一。视老鼠为“害”,自古有之。正如《诗经》中《硕鼠》所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老鼠毁田偷粮,偷吃牧草、幼畜、幼禽,传播疾病,咬啮树苗,给人民造成损失,是农业民族的大敌。老鼠的啃咬特性对现代人类生活有极大的破坏性,尤其是对电缆的啃咬,多次引起火灾。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为了保证大典的顺利进行,保障团队中专门设有病媒生物控制队,带着粘鼠板和诱蚊灯在树丛中进行监测,对老鼠进行精准消杀。但是,老鼠对人又是有功的,一是鼠肉可食,在古代,田鼠又称“地羊”,是人和食肉类动物的食材,是维持草原生物链的重要一环。古代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军队和老百姓遇天灾绝粮,通过挖鼠洞而得粮获救的故事。二是鼠皮可穿。三是鼠的全身部位均可入药。四是老鼠感觉灵敏,可以对地震、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在事前做出行为反应。五是老鼠可以被驯服与人为友,在过去煤矿工人从不赶鼠,有的地方甚至称其为“师父”。1996年9月3目《北京晚报》“文学与社会”栏目刊载了一篇由蒋会口述、杨振华整理的《老鼠与战士》的纪实文学,记述了一窝小老鼠协助三名抗日战士逃出日本监狱的故事。鼠类对人类生物研究也有贡献,因为小白鼠与人类基因接近,所以经常将其作为科研样本。近年有的科研刊物载文指出,由于科学家发现人类与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在基因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应把它们作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人类疾病的药物研究中的实验样本。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鼠也被拟人化“出入”名著中。我国唐代诗歌总集《全唐诗》,含有“鼠”字的诗有193篇,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笔下都曾提到过老鼠。唐代诗人曹邺甲用白描手法写出了《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遗朝朝入君口。”除了诗歌,古代文集中借鼠说事的文章也很多,如《庄子》中就有鸱得腐鼠的故事,隐喻深刻。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黄风怪,原是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鼠精,因偷了琉璃盏中的清油,恐怕金刚拿它,畏罪逃到人间作怪。还有陷空山无底洞的那个女妖,一心想和唐僧婚配,被孙悟空查出无底洞,揭露出这个自称“半截观音”、“地涌夫人”的家伙金鼻白毛老鼠的真像。总之,老鼠由于数量多,分布面广,与人关系密切,在人文的时间文化中它是生肖神;在生活中它是破坏力极大生物中的一“害”;在科研中又是用途广泛的实验样本。对它,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非功过主要是从哪个角度说了。
我国古代生肖为鼠的历史名人很多,如隋代天文学家刘焯,他首次创立了用三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行速度;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著有《杜工部集》;唐代新乐府运动的最早倡导者白居易,著有《白氏长庆集》;北宋书法家蔡襄,著有《荔枝谱》;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著有《漱玉词》;元代数学家李冶,著有天文学著作《测圆海镜》;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著有《练兵记实》;清代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等等。
猪年过去,猪是百宝箱,装载着以往的成就与辉煌;鼠有开天功,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创新,这是一个多么关键的时刻!“亥猪驮宝已过去,子鼠开天又重来”!横批为“志在创新”,这就是生肖文化不怕重复的秘密,“创新”己融在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循环良转,有序成纲。创新,是时代要求,是民族的使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