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5年之后,鲁迅出版了《呐喊》,这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严家炎在《<呐喊><彷徨>的历史地位》中这样写道: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已进入鼎盛期。卡夫卡已完成《变形记》、《审判》和《城堡》初稿,乔伊斯已完成《都柏林人》和《尤利西斯》,普鲁斯特已完成《追忆似水年华》的前五部。在文学理论方面,对整个20世纪产生深远影响的形式主义亦已发展至中期。对照鲁迅的小说创作,不难发现这一文学进程在鲁迅的作品中基本没有得到反映。
鲁迅
事实上,对鲁迅小说创作产生了具体而深远影响的是19世纪的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比分析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里同名作及契诃夫《第六病室》之间的关系,鲁迅《药》与安特莱夫《默》、《齿痛》及屠格涅夫《工人与白手人》之间的关系,即不难发现这一点。此外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对鲁迅前期小说创作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为何是19世纪的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
一、果戈里《狂人日记》及契诃夫《第六病室》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曾这样写道:
一八三四年顷,俄国的果戈理就已经写了《狂人日记》;一八八三年顷,尼采也早借了苏鲁支(查拉图斯特拉)的嘴,说过“你们已经走了从虫豸到人的路,在你们里面还有许多份是虫豸。你们做过猴子,到了现在,人还尤其猴子,无论比那一个猴子”的
。
这段话明确揭示了《狂人日记》与果戈里同名作及尼采“超人哲学”之间的联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本人在对比《狂人日记》和果戈里同名作及尼采哲学时又这样写道:(狂人日记)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面对这种差异,笔者曾将鲁迅的《狂人日记》视为果戈里同名作和尼采超人哲学的融合之作。不过,查拉图斯特拉这一形象的哲学性远大于文学性,这种解决方式明显失之于简单。
通过阅读俄罗斯小说,笔者发现: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使得鲁迅《狂人日记》比果戈里同名作忧愤深广的,应当是契诃夫的《第六病室》。
1.果戈里的《狂人日记》
在《狂人日记》中,果戈里描写了一位身份低微的中年底层公务员发疯的过程。小说使用日记体的形式展现了波普里希金的心理过程,在荒诞和真实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鲁迅的《狂人日记》同样是用日记体的形式展现了“狂人”的心理过程,不难看出,在内容形式上鲁迅明显受到了果戈里同名作的影响。
果戈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思想内容却有较大差异。果戈里小说中的狂人虽是一个被压迫者,但却并不是一个觉醒者。鲁迅笔下的狂人从史书中看见“吃人”二字,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是一个具有思辨能力和反抗精神的觉醒者。而果戈里笔下的狂人起先他想娶部长的女儿,之后又幻想成为将军“看看这些人怎样在我面前摇尾乞首地讨好”,最后竟幻想成为西班牙黄帝费迪南八世。
果戈里笔下的狂人反压迫的方式其实是成为上位者压迫他人,这注定了他是脆弱的,因此他最终发出的是“妈妈呀,可怜可怜你患病的孩子吧”式的求救信号。
2.契诃夫的《第六病室》
通过上一小节的分析,可知鲁迅的《狂人日记》虽借鉴了果戈里同名作的表现形式,但在所呈现的思想内容方面却有较大差异。波普里希金的反抗仅仅限于一种发泄式的狂想,他的思想意识并未超出所处阶级。鲁迅笔下的狂人则不然,他具有超乎常人的理性,清晰地认识到了“吃”与“被吃”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契诃夫的《第六病室》中,格罗莫夫正是这样一个清醒着的狂人。
契诃夫
格罗莫夫本是一个底层的小公务员,真诚热情、天性善良但有些神经质。有一次他遇到两个荷枪实弹的士兵押送着两名戴着手铐的犯人,这使得“可能被捕,戴上手铐,关进监狱”的念头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最终,格罗莫夫因被害妄想症被关进了第六病室。
和波普里希金的发泄式狂想不同的是,格罗莫夫的妄想指向着现实的黑暗:
在对人采取这种敷衍塞责、冷酷无情的态度的情况下,为了剥夺一个无辜的人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判他服苦役,法官只需一件东西:时间。只要有时间去完成某些法定程序,然后就万事大吉。
即使被关进了第六病室,格罗莫夫也并未停止思考。在和叶菲梅奇医生的交谈过程中,格罗莫夫就社会现实及人性善恶问题说的许多话都称得上是真知灼见。因此医生这样评价他:
您是个有思想、爱思考的人。在任何环境中您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旨在探明生活意义的那种自由而深刻的思考,对尘世浮华的全然蔑视--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两种幸福。
契诃夫《第六病室》
格罗莫夫对社会黑暗面的发觉及其所发表的真知灼见,反映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就是狂人对“吃人”现象的揭露及其所发出的质疑与呼喊。不同的是,契诃夫主要针对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而鲁迅则是将数千年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了一起。
二、《默》、《齿痛》及《工人与白手人》对《药》的影响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提到了《药》与安特莱夫小说之间的关系:《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所谓“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指的是神秘、幽深、阴冷的风格,比如《默》中的阴森环境。而在小说的具体内容方面,《药》则明显受到了《齿痛》及《工人与白手人》的影响。
1.安特莱夫的《默》与《齿痛》
安特莱夫《默》的主人公伊革那支是一个性情粗暴的牧师,经常虐待女儿维罗,导致维罗卧轨自杀,他的妻子因受女儿之死的刺激而一病不起。伊革那支深感后悔,先是在女儿床前忏悔,之后又跑到女儿坟前忏悔,回到家中之后又跪在了妻子的床边。伊革那支三个忏悔的场景都写得极为阴深,尤其是维罗坟前的场景:其地炎热静谧,没有人踪,虽夏天月夜,墓门幽黑无光,四周的白齿墙要吞掉一切。
安特莱夫
在鲁迅的《药》中,有多处体现了这种阴深的风格。如华老栓走在路上的环境为“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如华老栓和刽子手交易的场景为“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最为典型的当属结尾处的这一场景: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药》插图
此外,安特莱夫的《齿痛》在内容上对《药》也有一定影响。《齿痛》描述的是基督受难那天,耶路撒冷商人般妥别忒正患齿痛,他虽然目睹了基督受难的过程但是却无动于衷,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牙痛。在《药》中也存在这样一种受难者与旁观者的对应关系,革命者献出生命,而旁观者却无动于衷。
2.屠格涅夫的《工人与白手人》
前文已经指出,《药》在内容上与安特莱夫的《齿痛》具有一定相似性。不过,《齿痛》中的受难者与旁观者之间的关系仅仅限于看与被看,缺乏《药》中的“人血馒头”那样一个关联之物。屠格涅夫的《工人与白手人》中则具有受难者、旁观者及关联物三者,“白手人”受害的情节与《药》中夏瑜被害的情节极为相似。
在《工人与白手人》中,“白手人”为了解放愚昧无知的工人,因带头反抗压迫者而被关入监狱,他戴着手铐被关了整整六年,使得手上带有一股铁锈味。但是愚昧的工人们却并未对他表示同情,他们认为他坐牢纯属活该,因为“哪能由你随随便便地造反呢”。而在“白手人”受刑之时,工人们不仅无动于衷,还想着“去把吊死他的那根绳子弄到手”,因为“据说这根绳子会使全家有大……大的幸福呢”。
屠格涅夫
不难看出,“白手人”即是《药》中的夏瑜,工人们即是《药》中笑谈夏瑜之死的人们,那根绳子则是《药》中的人血馒头。当然,这并不是说《药》完全模仿《工人与白手人》。《工人与白手人》仅仅具有一个核心情节,而《药》的人物关系更为复杂、情节也更为丰满。
三、对鲁迅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为何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发现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文学对鲁迅的早期小说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文学并非鲁迅最早接触的外国文学,亦非当时中国文化界最为关注的外国文学,而俄语也并不是鲁迅最精通的外语。此时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何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当时的中国和俄罗斯一样在现代化的进度方面都是落后的,而中国则比俄罗斯更为落后,这使得十九世纪末的俄罗斯社会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二是因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家们都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创作的首要目的并不是为艺术而是为人生,这无疑符合当时中国文学改造社会、唤醒民众的需求。
在《个人的毁灭》中,高尔基曾这样写道:
在俄国,每个作家都的确是独树一帜的,可是有一种倔强的志向把他们团结起来,那就是认识、体会、猜测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以及祖国在世界上的使命
。
高尔基
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基本与享乐主义绝缘,而英法等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则留存着享乐主义的影子,如狄更斯和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人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追逐物质幸福的倾向。鲁迅早年亦曾积极介绍过西欧浪漫主义文学,但最终意识到:我们的一部分的青年却已经觉得压迫,只有痛楚,他要挣扎,用不着痒痒的抚摩,只在寻切实的指示了。
诚然,二十世纪初世界文学最主要的思潮并不是现实主义,而是现代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创作手法的落后,因为当时的中国需要的是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而非为艺术的现代主义。
参考文献:
鲁迅《呐喊》、《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果戈里《狂人日记》
契诃夫《第六病室》
安特莱夫《默》、《齿痛》
屠格涅夫《工人与白手人》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董学文(编)《西方文学理论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