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近几年的冬季限定话题#故宫的雪#又登上了微博热搜。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朋友都开启了“云赏故宫雪”的模式,更有很多人在第二天直接走进了故宫,早上10点,80000张门票就全部售罄!显然,天儿再冷也挡不住人民群众探索故宫的脚步。
但是事实上,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9999间半房间里有将近30%的地方是未开放的。
图内暗处均为未开放部分 |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这些未开放的地方是什么?一道道上锁的宫门里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倦勤斋
倦勤斋可以说是乾隆亲手设计、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才完成的“宁寿宫花园”中最豪华、最隐秘的角落了。总共有九间房,目前没有开放的是“西四间”。
而西四间最重要的就是那幅占满了整整四间房墙壁的通景画,最早的“沉浸式艺术展”感受一下↓↓↓
倦勤斋小戏台 | 图源《上新了·故宫》
身处其中,就像瞬间穿越到了乾隆心心念念的“本命故乡”江南。
而其中一面裸眼3D版的紫藤萝顶棚,更是让乾隆的少女心暴露无遗。
紫藤萝藤架顶棚 | 图源《上新了·故宫》
建筑正中前檐下挂着的就是乾隆亲笔写下的“倦勤斋”匾额,取于“耄期倦于勤”,什么意思?就是厌倦于原来勤劳的事情,一言以蔽之:“我累了,我要休息。”可以说十分“有权,任性”了。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在把皇位传给儿子嘉庆之后,他也依旧在以太上皇的身份指导皇帝做事。所以,倦勤斋不过是对自由纵情山水充满向往的乾隆为自己划下的一处“乌托邦”,看起来很圆满,却永远不能达成。只能作为偶尔的“偷闲”之处而已。
从25岁入职到89岁去世,乾隆从未停止工作,皇帝自由吗?取决于你怎么去看了。
淑芳斋
在当代以“小燕子寝宫”身份出道的漱芳斋,其实它的真实身份是皇家重要的娱乐聚会场所。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每年过年时,皇帝都要先到西苑的阐福寺拈香,然后到漱芳斋,作为“大家长”写下“福”字,不过显然,他的“福”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小家了。
同时这里设置着皇宫最大的单层戏台,在各种重要节日里,皇帝还会在这里陪皇太后吃饭、看戏,请王公大臣们吃饭。但因为身份在这儿摆着,所以虽然是娱乐时间,他也要坚持坐北朝南,即便这意味着他会错失最佳视觉效果——眼中的画面,全部是逆光。
漱芳斋戏台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牛的是在漱芳斋前殿一个占满整个墙面的多宝格的左下方,如果你仔细看的话(说的好像可以进去一样),你还会看见一道暗门,它隐藏的密道,一直通向室外的竹林。不得不说,皇家的风险意识真的是融进了皇宫设计的一砖一瓦中,反过来一想,皇帝生活的凶险程度是不是也可见一斑?
长春宫
长春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宫殿,正殿的匾额上明确写着“敬修内则”,“内则”是礼记里的篇名,内容是女性在家庭内必须遵守的准则,所以对住在这儿的人的要求,一目了然。
乾隆皇帝的孝贤纯皇后,也就是去年因为《延禧攻略》热播,而成为许多人心中“白月光”代名词的富察皇后本体,就曾经是这里的住户。
现实中乾隆的确跟剧中一样深爱着皇后,之所以让皇后住在长春宫,其实也是因为自己号“长春居士”,除了紫禁城,他还在圆明园给皇后安排了一个“长春仙馆”的住处,帝后的糖,隔着几百年吃起来竟然也这么甜。
三希堂
每个人都希望有这样一个小天地,可以尽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显然,乾隆也不例外。在占地72万平方米的紫禁城,就有一个4.8平方米的小房间是专属于乾隆的,他可以在这里做他最爱做的事儿—— 盖章题跋读书、写字、赏画,这个房间就是三希堂。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有两个原因。一是来源于“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用来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二是热爱书法的乾隆把自己收集的历代大家名帖都藏在这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晴时帖》、王献之的《中秋贴》和王珣的《伯远帖》,都是稀世珍宝,所以就把“收藏地”叫做“三希堂”啦。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乾隆这么抠,收藏宝贝的地方竟然这么小呢?
其实这和它最初的功能有关,最初它的名字叫“温室”,是养心殿的暖阁,它向阳的一面,有一个大窗户,还有火炕,炭盆,所以即使是寒冷的冬天,这里也是暖烘烘的,至于房间嘛,当然是越小越容易保暖啦,试问寒冷的冬天,谁不想窝在这样的环境中 睡觉 看书写字呢?
其实除了未开放的地方之外,故宫还有很多“秘密”。比如↓↓↓
故宫的总设计师朱棣是最早的“北漂”
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11岁被封为燕王,21岁离开当时的“首都”南京,前往北京,住在如今的中南海,成功开始“北漂”之路。
然而后来却成了侄子建文皇帝的眼中钉,不仅在北京的房子差点被强拆,还被派来的眼线监视。朱棣为了摆脱皇帝的猜忌,开始装疯,三伏天围着火炉穿棉袄、躺在泥地里胡言乱语,都是他的装疯手段。不得不说一句:“我敬你是个狠人”,所以后来的起兵夺皇位、执意迁都北京,似乎都显得理所当然了。
故宫里最“难搞”的甲方是雍正
本着“皇家出品,必属精品”的原则,雍正要求只要是第一次做的东西,都要先做成蜡模,由他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始制作。
曾经一尊骑马关公像就前后改了六稿,雍正给出的修改意见有“关公腿粗了”“马毛少了”“旗上的火焰不好”,甚至连关公的腰带、衣褶都要不停修改,不知道造办处的朋友们发量如何,这里有一份来自290年后的关心请查收……
最敬业的皇帝依旧是雍正
当然,如果要说故宫中最敬业的皇帝,雍正也绝对是其中的主力军。
雍正是第一个把寝宫从乾清宫搬到养心殿的皇帝,因为这样从寝宫前门出发,走到“办公室”养心殿的后门,就只要1.8米,通勤时间大大减少,上班效率则大大提高。
皇家版“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大概就非雍正爷莫属了。
这几年,故宫以综艺、以文创、以周边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对于故宫来说是好事,因为见证了明清两个朝代的它,有太多的故事要对我们说,这故事不只是关乎物质的,比如建筑、比如珍宝,也是关乎精神的、情感的。
而有人,就把挖掘这些故事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