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神农、燧人、祝融、共工,到底谁更有资格配称为“三皇”;黄帝、炎帝、太皞、少皞、颛顼、帝喾、尧、舜,到底谁更有资格配称为五帝”。因为他(她)们的贡献与作用各有千秋。因此至今众说纷纭,仍是一团迷雾。
“三皇”的总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孝行览》即有:“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
三皇的分名最早见于《史记。始皇本纪》,当时秦王嬴政刚取得天下,为获得一个与当时身份、地位相称的雅号,而召集众臣磋商,被召众臣以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为首奏议道:“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后来,关于三皇还有多种讲法,综合之,有这样五种。
《春秋命历序》讲:“天皇出焉……次后地皇出……次后人皇出。”这里的三皇乃天皇、地皇和人皇。
《白虎通·德论》却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和祝融;或是伏羲、神农、燧人三人。
而《吕氏春秋》高诱注日:三皇是伏羲、神农、女娲;
《帝王世纪》提出了关于三皇的第六种看法,即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到宋代,前两种三皇说基本得到统一,即有人认为《史记·始皇本纪》的“泰皇”与之春秋。命历序之“人皇”名异而实同,泰皇即人皇。
从上述我们看到有个共同点,即每说都有伏羲和神农两位。
伏羲氏,又叫宓牺氏、庖牺氏、包牺氏、伏戏氏,风姓。他不仅“教民以猎”,“教民以渔”,而且“取牺牲以充庖厨、,还始画八卦,造书契。可谓有圣德矣。神农氏,
《白虎通》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末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吠淮南子》也有关于神农氏业绩的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竣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如果将这样两位发明渔猎和农业的圣人列入三皇之列,其理由是较为充足的。
三皇之位仅剩一个,而要求入选的还有四位。
女娲氏,她不仅“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鳖足以立四极”,而且“杀黑龙以济冀州”,“种芦灰以止淫水”,甚至“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创造了人类。
燧人氏,在“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龟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的情况下,“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
祝融氏,即重黎,《山海经》赞他“绝地天道”,分人神之界,使人与神脱离而真正独立。
至于共工,他在与颛顼的一次战斗中,“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上述四位都有他人无可替代的本领和业绩,都有入选三皇的资格,但历来各有选择标准,至今莫衷一是。
三皇既然如此棘手,那么五帝情况又怎样呢?五帝说盖形成于周秦之际,起源于五方帝、五色帝之词。
但参加五帝竞选的人也不少,故自古以来,有关五帝的组合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一种意见源于《礼记·月令》:
“孟春……其帝太皡,孟夏……其帝炎帝,中央土,其帝黄帝,孟秋……其帝少皡,孟冬……其帝颛顼。”
即以太皡、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为五帝。
另一种意见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为五帝,该意见见于《史记·五帝本纪》。
第三种意见是《尚书序》中提出的,它认为五帝应该是由少皞(吴)、颛顼、高辛(即帝喾)、唐尧、虞舜组成。郑玄在注《尚书》时,还另定标准曰:
“德合五帝座星者称帝,则黄帝、金天氏(少皡)、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有虞氏(舜)是也,实六人而称五帝者,以其俱合五帝星座也。”
以上诸说中,都有颛顼。颛顼,号高阳氏,生于茗水,司马迁说他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宫,掌管民事。他更大的贡献是扩大了民族活动的范围,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到蟠术。
至于其他七位,太皡、黄帝、炎帝、少皞、帝喾、尧、舜,虽然入选的可能性比女娲、燧人、祝融、共工入选三皇的可能性要大,但毕竟还是不能全部入选。
黄帝,号有熊氏,也号轩辕氏,姬姓。少典之子。司马迁说他“有土德之端”。《黄帝内传》等叙他有许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方面的发明创造。并且得到各部落的拥戴,打败了炎帝和蚩尤,取得了部落联盟领袖的地位。
炎帝,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也是少典之子。原居姜水流域,后不断发展,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亦有说炎帝即神农氏的。今天我们习惯上称中华民族同为炎、黄的子孙,炎、黄列为五帝看来不成问题。
帝喾,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之孙子,其伯祖父颛顼在位时被立为族子。《帝王纪》说他“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五帝本纪二说他“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数万民而利诲之”。而且生有契和后稷,成了商、周的始祖。更甚者乃生有一个伟大的儿子帝尧。
帝尧,号陶唐氏,名放勋,人称唐尧。他曾设官掌管时令,“敬顺吴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技民时”,制定历法。并且咨询四岳,推选舜为其继承人,对舜进行了三年考核后,命舜摄位行政,创造了家喻户晓的美谈——尧舜“禅让”。舜授位以后,除去鲧、共工、骊兜和三苗等四人;并继尧之后,继续治理民事,咨询四岳,挑选贤人,定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
至于太皞和少皞,太皞也作太皓,风姓,居于陈。曾以龙为官名。少皞,一作少吴,号金天氏,以乌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
根据上面的介绍,究竟五帝的人选谁更合适?仁者贝仁,智者见智,目前还难于统一认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