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电影《决战中途岛》要上映了,不知道拍的怎么样,之前的宣传海报里倒是出现过乌龙,把日本陆航的飞机画进去了,这可太搞了。
《决战中途岛》海报
就算是天塌下来,日本陆军也不可能跟海军并肩作战,他们俩就是一组杠精,海军则觉得陆军打仗时就是一群只会冲锋的笨蛋,生活中则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老帽,陆军的军部参谋辻政信到大和舰上参观,海军用最普通的伙食招待他,他还觉得伙食太好,受宠若惊,因为这事被海军嘲笑了很久。
陆军也恨海军,觉得你们浪费国家的宝贵资源,一艘军舰能养多少个帝国武士呢,所以中途岛日本战败以后,最高兴的不是美国人,而是日本陆军,第一时间摆酒席庆祝。
大阪第四师团
陆军跟海军不共戴天,那他们自己团结么?也不团结,比如来自关西大阪的第四师团就被人瞧不起。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陆军在募兵方面就一直采取地区自主招兵,当时全国设立六个镇台,以这六个镇台为基础成立了日本最早的六个师团,大阪镇台被编成了第四师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阪第四师团”。
到了日俄战争时期,他们成为日本第一批17个常设师团之一,是头等主力。关于他们有很多段子,比如打败仗,日俄战争开始就打败仗,抗日战争还是不停的打败仗,不停的跑路。
还有惜命怕死,当时,日军各部的临别致词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师团,战况较好时就说“武运长久”;情况不妙时就说“九段坂见”(靖国神社在东京九段坂)。
日军与萝卜合影
然而第四师团的官兵告别时,却常说“御身大切”,翻译过来,即“保重贵体”、“身体第一”,或者干脆就是“保命最重要”。再一个就是爱做生意,日本投降以后第四师团没人哭天抢地,说为天皇殉节,而是抓紧时间,趁着还没回国,在兵营门口摆摊卖纪念品。
这些段子的来源,是日本作家伊藤桂一的一本畅销书《军队陆军史》,不过这本书不是正史,讲的都是旧陆军内部流传的风评小话,属于旧陆军的笑林广记。
第四师团实际战斗力怎么样,不敢说是最能打仗的,但肯定是最会打仗的。他们和那些只会万岁冲锋,靠着肾上腺激素的军国主义者不一样,他们的打法更像欧美军队,讲究的是战术的配合,比较注重火力压制,指挥官理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不会像那些狂热的师团那样,遇到硬仗的时候,发动乃木希典式的冲锋。
也许这种近乎野蛮式的冲锋,在缺少火力密集度的中国战场上还能够奏效,可是遇到拥有要塞坚守,物资充足,火力也比中国军队猛烈的美军,这种打法就明显的送人头了。
在1942年4月的第二次巴丹半岛战役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日军硬是攻不下美军把守的要塞,先投入进攻的16师团损失近半,65旅团伤亡达到三分之二,相继失去战斗力,于是日军把第四师团派上战场。
这帮人不着急发起冲锋,而是依靠着火力侦察和准备,寻找对方的薄弱点,在随后发起的进攻中发扬优异的步坦炮协同能力,在十天内突破了美菲军在巴丹半岛的三道防线,迫使七万美菲军投降,自身仅仅伤亡1500余人。
可以说,在面对更强大的敌人时,第四师团反而能拓展更大的战果,说白了就是“虐菜谁都会,实力见真章”。
既然如此第四师团为啥总被黑,有一原因是地域黑,前边我们提到过第四师团的兵来自大阪,是关西人。
关西人的特点是有头脑会做生意,被勤劳朴实的关东人打心眼里瞧不上,认为他们贪图享乐,唯利是图,投机倒把。
好巧不巧的是陆军高层都是关东人,他们就把自己对关西人的恨全加在第四师团身上了,每次日本打完败仗都是先翻战斗序列,发现有第四师团就玩了命的往他们头上甩锅,比如说1939年诺门坎之战,23师团惨败,士兵伤亡率达到7成,但第四师团就躲在后方,毫发无损。
于是日本军部散发了一篇叫做《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的报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指责他们。其实真相是他们当时确实在后方,不过上级派他们去那只是干干驻屯的活,没想过把他们送上战场,属于躺着也中枪。
另一方面就是大阪的独特文化,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大名,而大名(大名相当我们中国古代的地方豪强)服从于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的上下级关系非常严格,人们也非常富有服从精神,师父可能跟徒弟这边开玩笑呢,说:“你死不死!”徒弟听完了二话不说就豁自个肚子。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老百姓都是自己做买卖维持生活,不依附于大名,因此对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大阪人围绕着苛捐杂税这些个问题,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大名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和服从,那就更谈不上了。
如今现代化的大阪
既然他们对大名不忠诚,那对天皇自然也没啥感觉。虽然在二战中,出身于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蛊惑,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能不死还是不死。
上级给他们派任务,他们也习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