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位于亚洲中部,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北与蒙古高原接壤,西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与青藏高原毗邻。若从古城西安出发,经中卫、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莫高窟。十几个世纪以来,“敦煌”曾经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闪耀。来自欧洲的货物和文化,来自中亚的语言及文字,来自印度的艺术和宗教……在这里与中华文化全面交融。
公元366年,中国北方正处于五胡乱华的纷争战乱。一位名叫乐僔的和尚,来到了敦煌三危山,看见河岸边的山崖上忽然呈现出万丈金光,光芒中似乎有千万尊佛像闪闪发光。他觉得这是佛祖的启示,于是便在这片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佛窟,以示供养。后来又有一个法号为法良的僧人来到这里,在乐僔的旁边又开凿了一个窟室。从此以后,僧人开凿禅修窟,地方豪族大户开凿功德窟的活动逐渐兴盛起来。从而南北长约1600米的崖壁上布满了洞窟,成就了闻名世界的“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统称敦煌壁画。从北凉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十个朝代,拥有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以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敦煌早期壁画以佛教故事为主,绘画技法上以有力的细线条勾勒人物轮廓,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明显带有域外(特别是印度)的绘画风格。由于年代久远、风沙侵蚀,有些色彩已经褪色或变色,如人物轮廓线条变成了褐黑色。
敦煌中期壁画反映了生活与风土人情;在吸收传统形式的同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这时期明显显现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
鼎盛时期佛人形象共生,更加具备人气。
唐朝是中国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唐都长安成为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太宗李世民被突厥人称为“天可汗”。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二十八岁的玄奘走上了西行求法之路。
这个阶段的壁画注重表现人间生活,注重线条的应用,寓形寄意,以形写神,构图大气、恢宏,人物刻画的细腻、精致。以墨色为主,是中国水墨画较早体现之一。
晚期壁画主题简单为主;五代、西夏、宋元虽然继承了唐代风格,供养人的画像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这时期的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前期精彩故事情节,但是运用了流水描、铁线描等白描手法绘制的,线条一气呵成,大气磅礴。和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风格相似。
明清时期的敦煌更是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郑和下西洋,开拓了航路,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1524年,明朝关闭嘉峪关,使中西交通中断,丝绸之路凋敝,敦煌孤悬关外,莫高窟景象残破,泥沙淤积。
1900年,尘封了数百年的敦煌莫高窟,在王道士意外发现藏经洞之后,吸引世界各国关注,英、法、日、美、俄罗斯等国探险家纷纷走往敦煌,取走藏经洞敦煌遗书。从此,藏经洞的敦煌遗书散落世界各国,也惊动各国,纷纷为其成立敦煌学。但是那时候的中国政府正面对内忧外患,无暇管理其他事物,因此莫高窟遗书流散世界。
1935年留学法国的艺术家常书鸿在塞纳河畔的一次漫步,他在书摊上发现了由法国探险家伯希和著作的《敦煌石窟图录》一书,绚丽的色彩及大大的中文字吸引他的目光。一翻阅,这一眼的相遇,他再也放不下敦煌。这本《敦煌石窟图录》让常书鸿的心飞到了那片荒漠。1936年常书鸿踏上归国之路,一生守候敦煌,让敦煌与莫高窟重新被世人所认识。而今敦煌千年面纱慢慢掀开,敦煌在21世纪,再次成为人们的聚焦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