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个国际性的开放平台,吸引鼓励世界各国到我们‘家门口’来做生意,诚心实意欢迎大家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如此评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意义,“这一切实举措足以表明,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将坚定不移地打开国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有利于更好建设开放型经济
自2008年美国引爆国际金融危机、2010年欧洲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始终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各国投资贸易恢复缓慢。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开始盛行,“逆全球化”浪潮不时涌动,“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出现。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中国提出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无疑表明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鲜明立场。”万广华表示,“应当说,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包括欧美国家都带来了好处,亚洲国家也受益良多。欧美的金融家、跨国企业和精英阶层也是支持全球化的。而中国始终是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而且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我们已经多次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打开国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这有利于更好地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蜕变过程中,始终坚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更将建设开放型经济作为自身的主动作为。
万广华表示:“中国搭建进博会这样一个全球各国及采购商参与的国际性开放平台,吸引鼓励世界各国到我们‘家门口’来做生意,通过扩大进口,诚心实意欢迎大家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与此同时,这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并融入全球化进程,加强合作共赢。”
根据商务部估计,通过举办进博会等方式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未来五年中国将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口价值约2万亿美元的商品,更多沿线国家有望从中受益。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愿意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万广华认为:“这样一个大型交易平台不仅会促进贸易合作,同时,也是增进各国全方位合作的好机会,对推动世界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经济全球化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更好满足老百姓个性化消费需求
“此次进博会设立了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等展区,增加进口这些产品无疑可以助力国内消费升级。”万广华告诉记者,中国消费者对境外优质商品的需求非常大,很多人到国外购物,举办进博会可以为我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商品,让大家不出国门就能“买全球”,“这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到2030年,中国中等收入阶层人口将超过欧洲、北美与日本等地的人口之和。在他看来,这一群体的崛起将创造巨大的多元化需求,“我们要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消费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8年的45.7%,增长到2017年的58.8%。万广华表示,借助进博会,消费对经济的引领作用有望进一步发挥出来,催生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次进博会不仅包含商品交易,更会促进中外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万广华说,“这些技术和设备有望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换代。同时,进博会还能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以提升国内企业运营能力。”
举个例子来说,进博会设有专门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展区。中国可以借此契机,进一步提升医疗等服务行业的开放程度,进口更多的专利、设备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持续升级更新。
他表示:“从更宏观角度来看,合理适度的进口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的有效路径。”
作者:本报记者 唐玮婕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