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草”在秋日的晨曦中苏醒,倾城久候的盛会如约而至。这是昨天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五大洲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令它熠熠生辉。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直播镜头扫过座中听众,各种肤色的脸庞专注而动容。而“四叶草”以外的千万道视线,亦指向同一个焦点——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博览会,它向世界发出“新时代,共享未来”的邀约,表明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唯有开放合作,才能于纷繁复杂局势中走出应对之路。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国呼吁各国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应者云集,恰能证明这一论断深入人心。自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至今不过500多个日夜,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他们相信,中国的大门是开放的。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借助进口博览会,中国亮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诚意——我们将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海上平静有时、风雨有时,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此语落地,会场内外无不涌动澎湃意气。
中国经济既是一片大海,上海便是那个枕江听海的角色,不论在区位上还是经济上皆是如此。这座城市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它能有今天的成就,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习近平主席指出:“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
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曾为上海提炼概括出十六字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凭着这样的精神底色,上海从东海之滨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如今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并始终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练就“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底气和豪气。
习近平主席开幕式主旨演讲向全国、向世界宣告,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中央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全城沸腾,“大利好”一时传遍。
时不我待。上海必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马加鞭,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步伐,将“利好”转化为行动和成绩。
作者:本报记者 钱蓓
编辑:周辰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