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金牛座”龙门铣各项部件被分装上12辆重型卡车,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广场运抵7.1展馆,按照计划,参展商将对“金牛座”进行卸载、拆包并清洁各个部件。本报记者袁婧摄
“吨位”最大的“金牛座”龙门铣已经来了,价值2亿元的莱奥纳多直升机AW 189明天将入境我国,意大利豪华游艇不日也将抵沪……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迎来开幕倒计时20天之际,大量展品已通过海运、空运等方式抵达上海,还有些展品正快马加鞭赶来。它们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完成通关、拆箱、组装等工序,静候掀开面纱的那一刻。
密集到沪,“中国首秀”即将开演
昨天的上海港,一派繁忙景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启航的展品,在同一时间抵达上海。
装载意大利当地特色美食的“中远英格兰”轮与从新西兰奥克兰起运的 “光女神”(Aglaia)轮,正好在洋山港停靠前后泊位。“光女神”轮装载着来自新西兰、萨摩亚、斐济、库克群岛、瓦努阿图及纽埃等国家和地区的展品,包括优质红酒、巧克力、茶叶、食品饮料及护肤品等,不少展品是首次在中国亮相。当日,另一艘货轮也抵达外高桥码头,装载着新加坡六家参展商的展品。
一些展品漂洋过海而来,还有些展品则通过空运的方式来到上海。10月8日,加拿大“约翰尼真空”公司的展品顺利抵达浦东机场。据悉,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吸尘器及零配件,过去产品主要供应加拿大和美国市场,他们希望通过进口博览会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这个品牌。物流方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来自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瑞士、巴西、新加坡、泰国等的参展商确认通过空运形式将展品运往中国,“接下来,空运展品将进入密集发货期。”
莱奥纳多直升机公司此次将为进口博览会带来三款直升机,其中价值2亿元的AW189机型是“中国首秀”。据悉,目前 AW189已从马来西亚起飞,预计明天抵达深圳,经短暂调整后,将于23日飞抵上海。
快速通关,一流服务为展品“保驾”
经过一个月的海上航行,进口博览会 “吨位”最大展品“金牛座”龙门铣于 10月 9日抵达洋山港。两天之后,报关员带着“金牛座”的国际通行 “护照”——ATA单证册,来到淮海中路1号进口博览会海关专用窗口。上海海关确认单证信息清晰准确之后,这台价值316万美元的龙门铣拿到了通关“许可证”,从审核到放行,用时不到2分钟。
据悉,这台龙门铣总重近200吨、高8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将在智能及高端装备区展出。上海海关现场业务二处主任戴从容告诉记者,洋山海关提前了解展品进境安排,第一时间联合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实施登临检查,并依照进口博览会快速绿色通关作业流程,将风险预估做在前头。
“进口博览会的展品通关是史上最快的。”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会展物流部经理陆明明胸有成竹。9月28日,他负责对接的展商已走通了首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口博览会专区的申报速度非常快,从巴西过来的84公斤啤酒和63公斤红酒不到20分钟就通关了。”
快速放行背后,有各方的通力合作、无缝对接。马来西亚刚刚到港的展品来自九家参展商,其中六家参展商此前没有进驻中国市场,对基本的出口运输流程、出口报关文件等都不熟悉。对此,中远海运马来西亚公司为每家展商提供上门提货、仓储、包装、装箱、订舱、代办各种出口报关文件、报关、海运等一站式服务,为展品顺利通关做足准备。
与此同时,海关总署共出台13条便利支持措施,此次进口博览会所有进境物资都持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具的《进口博览会物资证明函》,持有《证明函》可在各个通关现场享受进口博览会海关受理专窗的“绿色通道”待遇,在各个口岸查检现场也可优先安排查验计划,大大提高通关效率。截至10月11日17时,上海海关已累计放行45票进口博览会展品,涉及大型设备、食品、化妆品等各门类。
接力前行,展品静待绽放“四叶草”
到达上海的“金牛座”龙门铣,旅程才刚刚开始。经过六天,完成进口换单、清关放行、港区提货手续后,昨天,这个“巨无霸”的各项部件被分装上12辆重型卡车,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广场运抵7.1展馆,开始进行拆箱、清洗和初安装等工作。
“后续工作已争分夺秒展开。”上海依佩克国际运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从昨天开始,按照展商现场技术人员指挥,“金牛座”龙门铣设备部件开始预装,预装大致需要10天。
紧接着,中国机床总公司也将接力跟上:根据计划,从10月26日起,预装完的配件及机床主体将转移至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3号馆,进行最后的整体拼装。相关负责人透露,届时将安排专业人员全力配合展商进行24小时不间断现场作业,这台龙门铣预计将于11月2日整体亮相。
“展品来了,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东方国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一段时间,东方国际会帮助参展商进行物流配送和展台搭建等工作,确保展品在进口博览会上精彩亮相。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来自130个国家的2800多家境外企业将参展进口博览会,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00多家。20天后,“四叶草”将迎来参展企业超过100项新产品和新技术。
作者:本报记者徐晶卉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