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产业的根本活力在创新,即率先开发新领域、新业态、新举措的整体能力。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文化商业生态系统,把文化在地生产、在场生产、在线生产三大模式融会贯通,形成全面感知、智慧节点、智能联接型的文化生产力模式
“‘十三五’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节点,文化强国是什么样,到‘十三五’期末要形成基本框架。而上海是这个大框架里的重要一环。”在仔细研读了“十三五”规划建议之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研究员这样向记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他看来,今天我们放眼“十三五”期间的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强调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上海担当。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花建表示,服从这一个国家战略,上海需要在文化产业领域率先形成新模式、新路径、新举措,这既是城市文化影响力的体现,也是上海担当的具体落实。
记者:可以预测,未来5年,上海将根据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和城市双转型。在你看来,上海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什么?又存在什么短板?
花建:上海文化产业的根本活力在创新,即率先开发新领域、新业态、新举措的整体能力。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文化商业生态系统,把文化在地生产、在场生产、在线生产三大模式融会贯通,形成全面感知、智慧节点、智能联接型的文化生产力模式。
近年来,上海文化产业中科技型、创意型、网络型的新兴板块发展很快,创新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增长动力。但与此同时,上海还没有出现市值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文化上市公司,缺少像马化腾、马云、李彦宏这样的文化企业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这方面上海需要有所突破,需要经营思路上的大转变。
记者:在今后5年的发展中上海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板,你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花建: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文化贸易领域也出现了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服务贸易共同增长的趋势,而且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恰好是上海面临的重大机遇。过去上海的文化出口优势在文化产品,今后要把重点转移到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领域,包括文化产业的对外投资、并购院线、合作研发、购置优质资产、建立海外子公司、承包海外文化工程等。
在这方面,上海尤其应该结合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战略,在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文化开放方面做出更大贡献。近年来全球文化贸易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非西方国家的全面崛起。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从2004年到2013年,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文化出口所占比重从近70%下降到51%左右,但对发展中国家则从27%上升到45%左右。以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北美、欧盟和东盟三大目标区域为例,过去东盟所占比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2013年中国创意产品对三大区域的出口额分别为北美406亿美元、欧盟291亿美元、东盟112亿美元,东盟增长得非常快。这就提醒我们,上海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继续保持北美和欧盟市场,大力开发东盟等新兴市场。上海应该着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成为中国文化跨国公司的总部集聚区。
记者:国际文化产业有哪些新经验和新动向值得上海借鉴?
花建:上海历来有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更应该有见微知著的敏锐感觉。近来一些主要国家和城市在文化产业方面都有创新做法。比如伦敦金融城,面积仅为1平方英里,既是金融中心,也是推动文化资源资本化、文化资产资本化、知识产权资本化的引擎,吸引了300多个资产在1亿英镑以上的富豪开设了理财机构,成为全球文化财富的管理中心之一。伦敦依托金融城,近期提出构建文化企业家精神战略,发布《伦敦文化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宣言,营造文化、技术、金融之间的新型关系。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十三五”期间应该在推动文化金融建设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形成吸引全球金融资本、文化资源、社会资本优化配置的中心。我最后要提一下:英国国家科学艺术基金会发表了长篇报告《中国的吸引力状态》,把中国形容为希腊神话中的巨人阿基里斯,认为中国正在快速吸引全世界的创新资源,大踏步迈向全球创新大国。世界关注着中国和上海,我们要体现出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上海担当,率先开发文化产业新领域、新业态、新举措,对人类文化进程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带动力。
文汇报首席记者 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