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今天是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文汇早读”带您浏览今日《文汇报》精彩报道
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上海故事,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讲述者
当每一个小小的我启航梦想,奋斗当下,终将铸就一座伟大城市的新奇迹。
上海,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中国链接世界的枢纽。身处这样一个紧贴时代脉搏、展现发展朝气的“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故事、上海故事的最好讲述者、传扬者。
16日晚的北外滩,华灯璀璨,流光溢彩,“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特别对话会在世界会客厅举行。五位身处各行各业的一线奋斗者逐一上台,面对4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等外国嘉宾,更面对云端链接的宽广地球村,从百姓的角度生动讲述个人的奋斗历程,讲述个人可触可及的“小确幸”如何与城市发展变化的“大图景”相交相融,彼此成就。>>详情
上海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能否进一步统筹规划早餐网点布局,填补供应盲点,提升服务覆盖面?”“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方便老百姓就医、节省医保费用,能否对成效明显的医院有所激励?”“居家适老化改造每户标的小、项目复杂,如何提升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围绕旧改、养老、教育、医疗等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上海推出16项民心工程,也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具体举措。半年多来,民心工程进展如何?近期,市委督查室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联合督查组,检验民心工程实效。>>详情
朝发夕至!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朝发问天阁,夕抵天和舱。北京时间昨天9时22分,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奔向太空。通过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飞船于15时54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时隔五年,我国航天员再入太空。从火箭发射、飞船入轨,到自主完成交会对接,整个过程仅历时6.5小时——相当于从北京乘坐高铁到达长沙,可谓“朝发夕至”。>>详情
秦瑛:用诚心耐心细心爱心,当好村民“贴心人”
曾经的吴房村毫不起眼,灰暗、低矮的农房,破损不便的村道,污染发臭的河浜,“三老”问题严重的桃林……
如今的吴房村,却是媒体争相报道的新农村典范和样本、游人纷至沓来的网红村庄。四年间,这里发生了什么?华丽转身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因缘际会和动人故事呢?>>详情
200亿元新项目落户松江,上海科技影都头部IP加速集聚
导演陈思诚带着《唐探·番外篇》文商旅项目前来,蓝图掀开一角,关于未来电影的新场景、一个融拍摄旅游消费为一体的上海新地标呼之欲出。长三角影视国际中心“三连发”,版权交易平台、LED虚拟拍摄解决方案、华策电影长三角总部,创、制、后期、版权等,从产业链多个环节为“华流出海”布局数字化平台。
昨天,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在松江区广富林文化遗址内召开。包括“新唐人街”和华策的两大重磅合作项目在内,一批具有重大行业影响力和科技前瞻性的标杆性项目落户科技影都。据统计,新官宣的项目总金额达200亿元。>>详情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