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热爱跑步,有人执着于跑马,有人则坚信马拉松感受过就可以了。上周末的深马猝死事件,又一次引发了关于马拉松的诸多思考。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羽绒服”(yurongfurunner),已获得作者、资深跑者“羽绒服”本人的转载授权。
文/羽绒服
中午快吃午饭的时候,深马猝死事件在我的各个微信群和朋友圈开始刷屏。33岁的姚某在今天(12月5日)上午举办的深圳国际马拉松,距离终点还有400米的时候,猝然倒地。马路对侧的医护人员目击了此番情景,立即赶过去,除颤、心肺复苏……并在15分钟后将姚某送到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最终还是抢救无效身亡。
看到这个消息非常心痛。就像去年珠马那位30岁的退役特种兵,就像去年苏马那位25岁的女孩,去年郑开、去年昆明、去年康保,今年的合马都曾发生过类似的悲剧。
其实年初就想写一篇:我为什么不再跑马拉松的文章,一拖再拖,今天看到这个事件,终于安心坐下来。梳理一下自己这几年由厌恶跑步到接受跑步喜欢上跑步,由一年参加十几场马拉松,到如今完全退出马拉松,规劝身边的朋友理性看待马拉松这样一个心路过程,分享给大家。
1.
我最初对超过1000米的长跑是十分惧怕的,算上快走那个三个月的时间,以跑步为目的的健身计划是2009年底开始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督促自己坚持跑步半年就算成功。
到目前为止大大小小一共跑过32场比赛(包括半程和2次李宁10公里,10公里以内的比赛没有参加过),最好成绩是半马1小时29分,全马3小时18分。
2014年开始决心放弃追求PB,安心享受马拉松比赛的过程。这期间,大概参加了十几场比赛,全马最好成绩都在4小时之外,半马基本都在2小时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做一些朋友的“私兔”,陪他们完成首马或者是目标成绩。
这期间放弃的第一个比赛是2014年的北马,虽然它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赛事,也是国际田联认证的国内四大金标赛事。
2.
不得不说我的首马至今记忆清晰,它也给我了巨大的信心。对大学四年1000米达标测试怕的睡不着觉的人来说,第一次参加全程马拉松,而且跑进4小时,至今还犹如是在梦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跑马的人越来越多,身边的牛人和大神也越来越多,自己参加比赛的频率和每月的跑量不断刷新。那时候,每进步一次,每完成一个比赛,心里都非常高兴,一个新的目标会很快竖立起来,鸡血满满的冲刺在超越自己的道路上。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学会思考也只能是个辛苦的邮差而已。
终于有一天,我想明白了为什么我始终超越不了那个似乎永远近在眼前的“心中的自己”。因为真实的你在不断努力的时候,心中的那个自己也不断被你放大,当你快要接近“心中的自己”的时候。嗖的一把,你把以前设定的自己再次重新推向远方。
换句话说,你在进步,你设定的“目标值”也在不断被你更新。月跑量到了300,350和400的计划就会很快出来,PB了330,315很快在向你招手。5块奖牌,10块奖牌,20块奖牌在向你招手……
完赛第一场马拉松后,我的目标是有生之年要跑100场马拉松,后来觉得50场也很牛逼了。如今觉得纯粹追求一些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你参加再多场的马拉松,创造再牛的PB,都不如陪自己的亲人、好朋友完赛一场他们的首马意义重大。
才两三年的时间,我已经忘记了参过的大多数比赛的过程和细节,相反去年厦马陪好朋友跑的全程415,今年无锡陪朋友首马半程218,今年重马带朋友进2跑的半程159却记的清晰而深刻。有什么能比帮助他人完成愿望而更加兴奋的事情呢?
很多人说马拉松这条贼船,一旦上去就很难再下来。2015年的上海浦东首届半马,是我决定要慢慢退出比赛的第一场比赛。那次比赛下了很大的决心没有报名,也没有接受朋友送的名额。
作为一名旁观者,每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冲过来,就忍不住给他们击掌加油。甚至想跑进场内和他们一起冲刺,参加过多次马拉松的双脚,当听到那熟悉的鼓点和节拍,真的是很难控制内心的骚动,那一刻只想脱了衣服跑起来。
两个多小时后,等最后一个朋友冲过终点,转身看身后的赛道,多么熟悉,其实赛前为了给一个朋友公司写这个赛道的路线解析,这个赛道我一人已经跑了三遍。
2015年7月我放弃了北马的报名。9月初朋友问我要不要北马的名额,想了想没要。11月的上马同样没有报名。想着跑了那么多马忽然不跑了,总得再好好跑一场做个挂靴的纪念吧?于是就报了11月的杭马,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赛前一周杭马也被组委会取消了参赛资格。
其实很多事情原本是没有意义的,是人们赋予了它意义,它才变得更加有意义。
今年的上马,同样是在终点前以及被朋友圈各种刷屏中度过,只是心里没有了上半年浦东半程时的激动和不安。
3.
有朋友在我的朋友圈看到2016年无锡马拉松的竞赛规程,说要报名10公里。我说你好好锻炼报半程吧,我陪你跑。他问我说你不是不跑了么?
我说,我自己不跑,但我更愿意看到身边的朋友为了一个小小的跑马目标而奋斗,所有人的首马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如果你能通过努力完成你的首马,那么我愿意为你改变规则。
上周五(11月27日)我提前一天从厦门飞回上海,为了周六一早可以陪朋友参加国家地理杂志组办的“关爱地球10公里主题跑”活动。很多人不明白,马拉松你都不跑了,对一个10公里的活动怎么如此感兴趣?
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觉得这个活动的主题比那些纯粹的跑马更有意义,其次我这个朋友刚开始跑步,陪他完成10公里,比我参加全马意义更重大。即使那10公里我跑了有史以来最慢的1小时22分,即使整个比赛过程我都冻得瑟瑟发抖。
突然记起来,自己最初的跑步目标,不就是要努力跑下来5公里、10公里么?不就是为了更加健康才开始跑的么?不就是要努力坚持6个月么?那时候可从来没想过要跑马拉松啊,如今已经坚持了6年,无意间还完成了那么多比赛,在跑步过程中认识了那么多新的朋友,去了那么多新的地方。
这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的预期了。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坚持初心,控制欲望。记得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的朋友圈头像,用的是以前跑马的那些纪念牌,家里显眼的位置摆放着30多块各种参加比赛获得的纪念牌。
有一天,我突然换下了朋友圈的头像,把那30多块沉甸甸的奖牌也扔到了柜子的最角落里。
曾经以为很了不起的事情,回过头来想想,不过几十场马拉松比赛,几斤废铜废铁而已,没有任何值得吹嘘甚至炫耀的地方。
真正的智者一定是踏遍千山万水,却依然深爱自家庭前花开花落。不能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最初为何而出发。
4.
几年前全国全年只有30几场马拉松,到今年10月,最多的两个周末每天就有十几场比赛。马拉松由最初的无人问津少数人的高级别活动,到如今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抽签刷网页拼人品要名额。马拉松还是以前的马拉松,它从未有任何改变,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最初影响我走向跑马之路,几年前活跃在东华操场的“跑道俱乐部”那些“前辈们”如今大都淡出了跑马的行列,他们是我认识的最早一批业余马拉松跑者。
这几年来,我累计跑了9500多公里,跑过了国内的很多城市,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尊重别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位认真而执着的跑者,尊重身边那些为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梦想而不断坚持和努力的人们。
无论你是坚持跑步,还是打球、读书、早起、记笔记、甚至养花种草……
它们都曾是你心中一个小小的梦想,梦想不分大小和贵贱,坚持和努力的过程值得尊重。
作者的后记
跑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它只是你每天抽出来的一小段时间,去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让身体大汗淋漓,体验下那瞬间的快感和运动的活力而已。至于你跑了多少公里,配速是多少,PB是多少,都是你个人附加给它的意义罢了。
我跑了9500多公里,如果你问我意义最大的是什么?我认真的想了想,是2013年的寒假,那时候我鼓动妈妈开始跑步,那年寒假我每天早起一小时,陪妈妈去小区外面跑步,连续一个月,并由此培养了我妈的早起健身习惯。
这期间大概只有100多公里。至于其他的9400多公里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我想只有鬼才知道,反正我是想不起来了。
有时候,生活就这么奇妙。陪伴和分享才是最持久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