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三小区改造后居住和配套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本报记者袁婧摄
在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三小区,设在车棚里的临时签约处,新摆上了桌椅,墙上最亮眼的是一张贴满“小红花”的签约进度表。8月28日是小区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启动集中签约首日,签约率已达96%,超过项目95%的生效签约率。据介绍,五期将拆除11幢非成套旧住房,是本市目前最大的非成套改造项目。
旧改呼声高涨,创下本市集中签约最快速度
彭三小区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所有待改造的老旧建筑,都是墙体斑驳、渗水,沉降严重,绿化破损,居住环境较差。居民们说,家里管道经常堵塞,最多的八户家庭共用一个倒马桶的卫生间,厨房合用,各项公建配套设施匮乏,室内昏暗。从2007年10月开始,彭三小区旧改立项,前四期已通过平改坡综合改造、“改扩建”成套改造及老旧住宅拆除重建等方式,改善了1120余户居民的生活条件。
今年3月22日,四期423户居民开始回搬“新房”,新房子带电梯,宽敞明亮,配备独立卫生间、厨房和阳台,户均多出约16.5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小区还新增280多个停车位,设老年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派出所和城管、业委会及物业管理用房等。这些近在身边、眼见为实、触手可及的改善,让五期居民对未来家园的蓝图有了底,旧改呼声高涨,创下本市旧改集中签约最快速度。
发挥居民主动性,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房屋改造成成套独用后,居民可以享受房改政策,将所住的租赁公房转变为售后产权房。”彭浦新村街道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静安区共有约74.9万平方米非成套房屋,涉及 2.1万户居民;目前,全区已完成约18.4万平方米的非成套房屋改造,受益居民5348户。彭三小区是其中最大的不成套住宅区,55幢砖混4-6层房屋中,非成套房屋有43幢;在第五期改造中,市区两级财政等将投入共7.28亿元,拆除11幢非成套房屋,拟新建7幢5-18层新居。
彭浦新村街道旧住房改造办公室主任须炳荣介绍,办公室八个人每天走家串户,详细摸底居民的房型、面积、承租人、户口和家庭等情况,与居民一对一沟通;签约前,街道已开过十多次居民动员会,详细讲解政策依据、改造范围、安置方案、补贴标准、奖励标准等相关信息。
在临时签约点,房型、楼号、楼层、面积、安置方案等信息都用不同颜色、图表、通俗易懂的语言标明,旧改办工作人员现场对居民耐心讲解。所有阶段和方案都进行公示,选楼层方式等经过“头脑风暴”,公开、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发挥居民主动性,最后筛选出大家认可的方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记者手记:“实打实”旧改满足居民殷切期盼
在彭三小区,一墙之隔,便是两幅天地——经过旧改的区块,一幢幢新房,楼前绿地欣欣向荣,路面平整,环境优美,各项配套设施完备;而另一边,未改造区域,楼体斑驳暗淡,挂满岁月痕迹……
在待改造的五期片区采访时,记者看到,居民围着街道旧住房成套改造办公室门外的签约进度表,数上面的 “小红花”;街道和居委会干部经过时,很多居民老远就笑着打招呼,走过来问签约进展,足见对旧居改造的殷切期盼。其实不用负责推进旧改的干部多说什么,这天与壤的差别就摆在眼前,居民心里的那杆秤怎么选,偏向哪头,早已有了答案。
作者:李静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