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上海,天南海北的农副特色产品在这里汇合,市郊绿叶菜供应长年保障,菜场、超市各种副食品供应丰富,价格稳定。但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上海的副食品供应曾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主要副食品都要凭票供应,年龄稍大的市民都有在菜场排队买菜的记忆:因为一个摊位只能买一种菜,一个人要排好几个队,必须用小板凳或砖头占位。而要彻底破解上海 “买菜难”问题,则是从1988年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开始的。
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还没有放开,农副产品主要来自沪郊生产,而农民只管种,产销没有直接对接。1987年,上海出现罕见的异常天气,农业受灾严重,副食品供应严重吃紧,以至于当时市领导都当起了“高级采购员”,亲赴外地组织货源。到了1988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要以“菜篮子工程”作为市政府工作的突破口,8月11日,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区县局干部大会,宣布《关于建设郊区副食品生产基地,改革产销管理体制的决定》。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菜篮子工程”首先就是在沪郊落实一批蔬菜生产基地和养殖业畜牧业基地,为此投入了不少资金,保障基本农副产品生产供应。而更为根本的,则是彻底改革旧的产销体制。1992年至1995年,市、县(区)两级政府领导都把改革蔬菜流通体制、鼓励农民参与流通、加快产销一体化进程,作为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点来抓,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完善多层次蔬菜批发市场,鼓励和扶持菜区创建农办或农商联办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鼓励蔬菜多渠道流通,长期困扰着蔬菜供应的流通问题出现了重大转机。
1995年,通过多渠道上市的蔬菜已占到全市蔬菜总供应量的40%左右,菜区涌现出几千名蔬菜运销员队伍,采用直批、直挂、直供、直销等形式,将蔬菜直接运进市区菜场、宾馆及国有企业食堂。2010年 11月,市政府与九个郊区县及光明食品、上海实业两个集团公司签订责任书并制发考核办法,通过落实区县长负责制和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将蔬菜种植面积落到实处,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夏淡”绿叶菜种植面积达21万亩以上,形成了一批“保淡”绿叶菜核心基地。
与此同时,在搞好“大流通”的过程中,上海也建起几家大型的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外地“客菜”源源不断涌入。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的“菜篮子工程”建设,终于破解了特大型城市的副食品供应难题。
作者:薄小波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