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特大型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问题逐年增加,需要提供更多的心理服务。在众多的公共服务平台中,社区心理服务大有可为。
一、电话解答、面谈咨询、网络互动,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咨询
社区既是居民居住的空间,也是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场,社区的心理服务应当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咨询,而紧紧围绕着居民的具体社会内容展开。正尝试在社区构建标准化心理服务平台的华阳街道的党工委书记陈颖介绍,在社区工作中,有些人由于工作、生活等诸多因素的交织,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急躁、抑郁等情绪,不及时干可能会出现一些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面对社区心理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华阳街道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音乐治疗室(发泄室)和多功能活动室。针对社区中失独家庭、产后忧郁和特殊对象(吸毒、矫正等)逐步开展个案咨询,对社区居民开展走访、座谈和填写问卷等方式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讲座和相关活动。同时建立“心扉佳园”,运用电话解答、面谈咨询和网络互动等方式,听倾诉,讲道理,为来访者分析具体问题每一种抉择的利弊和可能产生的后果,由来访者作出最终的选择,深得居民的认同。现在“心扉佳园”声名远扬,来访者已不仅仅是本社区居民了。
二、社区只是个端口,离不开各方的通力合作,主动对接,让心理服务有效传达
出于保守的观念和性格,很多人不会主动地去寻求心理服务,所以如果仅仅是安排咨询师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问诊,难免遭遇门庭冷落。黄浦区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在工作中发现,长期失业的社区青年求职者有很多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为此,他们与华师大心理与认知学院博导陈国鹏教授联手,导入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项目,希望通过引进专业的心理辅导队伍,资深的心理辅导老师配合就业部门共同进行职业指导工作。一是通过梳理、引导青年心理问题,加快矫正指导对象的职业心理,改善负面情绪,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安宁、稳定。二是借助专业的心理辅导工具和手段,更好地发挥职业指导的效果和作用,帮助更多的青年实现就业,三是通过和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沟通合作,锻炼现有的职业指导员队伍,从而提高职业指导的深度。
人社局这个案例说明了社区心理服务涉及到了卫生,民政,公安,教育,残联等各部门。心理服务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社区只是一个端口,其提供心理服务的背后,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政府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把心理服务下沉到社区,主动来到社区,合作开展相应的服务工作,帮助做好事后的成效评估工作,力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从“有病治病”到“治未病”,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变,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志愿者到专业服务,从随意性到系统化管理
第一批注册心理咨询师、东广心理热线节目嘉宾、长宁区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张静,具有多年基层心理服务经验。她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实现从传统的“有病治病”的医疗模式,到“治未病”心理预防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实现从重视硬件建设到重视软件实施的转变;实现从粗放式服务到精细化深耕的转变;实现从志愿者服务到专业化服务的转变;实现从随意性召集到系统化管理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做好社区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建设。
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汪作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社区心理服务需求量大,但专业人员数量少、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中,人员构成比较复杂,除专业人员外,还有其他背景和身份的业余爱好者。其实,社区心理服务的提供者并不一定局限于专家型的专业人员队伍,大量非专业和半专业的工作人员也可参与其中。关键在于队伍的打造和培养。首先,要编制统一的培训教材。社区心理服务人才不等同于普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属于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及心理疏导等实际操作技巧,又要有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应放入培训教材中。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成立督导团队,以帮助刚刚从事社区心理服务的人士把握疏导方法和服务方向,这是他们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快速途径。最后,要完善培训体制。对于培训内容、实施方法、服务质量的标准要统一。积极引入大数据,成立人才数据库。将优秀的人才信息给予备案,以方便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
作者:通讯员 方研翔 本报记者 王胜
责任编辑:王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