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年救助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约有2万人,不管是帮他们寻亲还是护送他们回家通常都要跨省行动。过去几年,上海尝试与国内十多个省市的救助机构“寻亲联动”“跨省救助”。在此基础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民政部门今天提出建立救助管理跨省协作联动机制。
上海每年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来自天南海北,他们中很多人有肢体或智力残疾,不记得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甚至不记得自己姓甚名谁。为流浪乞讨人员甄别身份有时就像探案,常常要在他们提供的有限的、不尽准确的信息中发现答案。
上海市救助站开发了全国首个“受助人员图像甄别及指纹比对”系统,也善用“互联网+救助寻亲”、DNA比对等办法,使得2017年受助人员寻亲甄别率达到97%左右。但是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外省市流浪救助机构的帮助,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破案”力量。
这几年,上海与外省市救助站的联动协调不断加强。去年,上海市救助管理站与鞍山市等救助站建立“接力寻亲和护送”联动工作模式,签订了护送接收工作协议,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安全返乡;与武汉市救助管理站联手向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倡议,共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盟,建立互信协同、互动帮扶、互助查询、协作安置、风险防控、沟通协调六大机制,开辟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新途径。
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利用各地救助管理站对当地语言、地方风俗、交通保障、社会条件等的便利与优势,倡导发起了“跨省甄别联动机制”,也就是陪同流浪乞讨人员到他们的家乡去确认他们的身份、住址。目前上海已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山西、辽宁、海南、内蒙古、新疆等15省市自治区46家救助管理站成为寻亲联动合作协议单位。
在今天三省一市联合举办的长三角暨部分城市救助管理机构第一次联席会议上,各地城市救助管理机构探讨了救助管理寻亲甄别经验,提出共同探索救助管理工作的区域协调联动机制。上海还与包括长三角城市在内的全国其他城市达成共识,提出强化源头治理和综合施策,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外出流浪乞讨现象。
作者:钱蓓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钱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