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来了,科学装置落地了,那么,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速度能否跟上?
面对这道考题,以建设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为目标的浦东新区昨天率先亮出一招,沪上首个以项目法人化模式运作的成果转化机构——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将寻找发现有产业技术前景的项目、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团队和领军人才,以股权投资形式入股项目法人公司,推动科技成果在浦东新区范围落地转化。
以市场为目标,加速创新企业成长
作为浦东新区“十三五”时期推进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此次成立的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实体产业变革、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宗旨,将充分发挥专业团队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与园区开发主体和创投平台的联动,推动创新性、颠覆性和前瞻性项目的培育。
“从浦东的情况看,技术创新热热闹闹,各项科技资源也正在加速集聚。但是,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创新企业的成长速度却还有不足。”在浦东新区科技经济委主任唐石青看来,如果说研发的主力是科学家,那么,成果转化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推动,产业化就是企业家的特长。他说,“我们成立产业创新中心,就是希望为这三个阶段搭建桥梁,以市场为最终目标,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的速度,从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支持的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包括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光子科学与技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等。
项目法人化,技术团队也能拿股权投资
“项目法人化”是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的一大运行特色,通过项目投资方式,增强资本纽带功能。这就意味着更多早期的科技创新成果,高校、研究所等研发团队将得到股权形式的投资。
根据最新出炉的《关于促进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发展的实施方案》,浦东将设立产业创新中心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心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投入比例原则上最高不超过项目注册资本金的30%,且不作为第一大股东;原则上投入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可适度提高支持金额。
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昨天分别与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麦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首批五家企业签署成果转化意向项目合作协议,这些项目将优先被纳入储备库。
遴选项目市场化,管理机制先试先行
据介绍,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将建立新型运行管理机制,在治理结构、管办分离、绩效考评及分配激励等方面先行先试。
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组织架构包括理事会、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三个层面。理事会是中心的决策机构,而专家咨询委员会是中心的咨询机构,成员包括技术前沿专家、知名投资人、领军企业负责人等,主要负责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为中心推荐优秀人才和创新成果,指导遴选项目团队和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就在昨天,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所长、张江实验室主任王曦,肿瘤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浦东新区科协主席丁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首席科学家丁文江,上海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戴建敏,协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游闽健,武岳峰资本创始合伙人武平六位专业人士受聘成为浦东新区产业创新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批专家。
下一步,产业创新中心将进一步优化项目遴选和资金分配使用机制,充分发挥针对性和灵活性优势,组织专业力量市场化遴选、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定制提供个性化政策支持、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支持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在浦东落地,培育引领产业跨越发展新动能,有力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浦东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者:唐玮婕
编辑:孔韬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