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区养老
一个老龄化程度超过35%的社区,究竟该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将医养结合“前哨站”设在居民家门口
上海社区尝试“邻里汇”,老人配药不再烦
年近八旬的顾文英老先生,家住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前几天,他来到新村内的“邻里汇”,这里,签约家庭医生顾丹正等候着他。经常规问诊,顾丹给老先生开具了处方。就诊结束,由专人统一将处方送至社区医院,代为收费配药,当天下午再由专人送药至“邻里汇”,由家庭医生统一整理后,老先生在“邻里汇”就能凭号码领到药品了。让他更满意的是,和自己签约的家庭医生团队,是由曾获得“全国最美医生”荣誉的朱兰所率领的名医团队。依托新村“邻里汇”,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服务真正延伸到了居民家门口,仅江南新村,与家庭医生签约实现慢性病管理的居民就有近2000人。
一个老龄化程度超过35%的社区,究竟该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在斜土街道,这个答案日益清晰——老年人不仅能在社区与名医签约管理慢性病,不出小区轻松就诊、配药、领药,还能享受各类养老服务。
“邻里汇”,这是建在江南新村老小区的一个社区综合服务“加油站”,生活健康、为老服务、文体法律、志愿服务等多种服务在此融于一体,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志愿者服务队伍、社会组织、共建单位共同出力。老年人的幸福感满溢。
依托家门口的“邻里汇”载体,朱兰家庭医生团队在这里有效开展了很多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比如“1+1+1”签约服务,即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目前,江南新村已有1979名居民签约加入“1+1+1”。
为缓解社区老年人“配药难、配药烦”的实际问题,方便部分慢性病、老年病患者,引导居民有序诊疗,团队为辖区内诊断明确需连续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提供便捷的门诊配药服务,为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配足四至六星期的治疗药物。此外,还提供就近领药服务,极大方便了老年群体。目前,江南新村签约慢性病长处方的老年人共有531人。
此外,“邻里汇”内的卫生服务站点积极加入市级慢性病管理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推行社区慢性病管理增值服务,为居民提供手机App、微信等新媒体信息化互动平台。通过手机App,家庭医生能与居民随时互动,签约居民能享受优先就诊、双向转诊、签约“长处方”等服务。
小小“邻里汇”,不仅成了观护老年人健康的“最前哨”,还逐步拓展出多种养老服务设施。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快速提高,养老照护成了这些年来小区居民聚焦的问题。“邻里汇”建设的初衷就是要成为社区内“医养结合”的综合服务站点。
目前,除了就医配药服务之外,“邻里汇”还逐步嵌入更多功能,比如:引入社会组织提供日间照料、长者照护、心理关爱等诸多专业化社区养老服务,多层次满足居民需求。此外,结合“长护险”试点工作,凡60周岁以上、参加职保或居保的失能老人通过评估可享受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以及住院医疗护理等多种模式的护理服务。去年,江南新村有54位老人提出长护险申请,经评估员评估定级,均符合条件,并享受到了不同形式的护理服务。
>>>关注社区更新
经过改造,杏杨园的小区车棚保留部分原有的黑色沥青屋顶,改造成盆景式屋顶花园。花园里的植物主要为低矮的灌木,这样既减少了车棚承重压力,也不遮挡居民采光。(普陀区供图)
普陀区聘请专业规划师深入社区调研,为居民小区微更新出谋划策
“劳模新村”期待升级为社区居民漫步空间
普陀区曹杨环浜沿岸的杏杨园,一处老旧的车棚上最近多了一座屋顶花园。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笑声不断,久违的热闹让老小区重新焕发生气。这样的改变,出自专业设计师之手。
11位来自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等机构的专家日前受聘担任普陀区社区规划师。未来一年,他们将扎根各自负责的社区,全过程指导公共空间微更新、“里子工程”、美丽家园等社区更新项目,“社区规划师制度”将成为普陀区社区建设的常态化机制。
车棚上建起“屋顶花园”
杏杨园是上世纪建造的老小区,在今年的沿河违法建筑整治时碰到了难题——小区内唯一的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属于整治范围,必须拆除,那么居民的自行车、电瓶车停在哪里?
相关部门多次现场踏勘,因找不到合适的替代空间,甚至动了开发地下空间的念头。于是,街道牵头物业公司、设计单位、居委会及居民代表多次召开协调会,社区规划师反复调整方案,终于定下了让居民们都满意的方案:拆除车棚违建部分,腾出沿岸3米通道,改建为一条健身步道;车棚保留部分原有的黑色沥青屋顶,改造成盆景式屋顶花园。
“空中花园”一般很少会建在老小区。有了它,车棚的景观功能瞬间提升了几个档次。仔细观察,花园里植物种类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主要为低矮的灌木,这样既减少了车棚承重压力,也不遮挡居民采光。红色健身步道与绿色植被相得益彰,为居民休闲健身提供了好去处。焕然一新的车棚里车辆停放有序,墙上还安装了充电插座。一个标准化管理的车棚和四季常绿的屋顶花园呈现在居民面前。
从细节入手提升老小区品质
杏杨园一旁的曹杨新村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新村”逐渐变成了“老村”。过去一个月,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蒋映红带领团队开展调研访谈和实体勘探,试图打造全国第一个劳模新村旧城更新的样板工程。
该团队调研显示,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改善是社区居民最为迫切的需要和期盼之一,于是向街镇提出了“漫步曹杨”的规划方向。
“上海市中心城区内还有很多像这样的老旧小区,其社区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因年代久远日益衰败,失去了承载社区公共活动的功能。城市改造不能只着眼于大拆大建,细节的微更新也能让老小区提升品质。”参与共同调研的城建设计专家沈雷洪在设计方案中提出尝试打通曹杨社区的道路断点,延续这片优秀历史建筑所代表的“工人文化”。
据了解,每位社区规划师将与一个街镇结对,对辖区内亟待改善的老旧社区、具有提升优化潜力的小区内部公共空间、街角街边公共空间、慢行系统等进行全面摸排和分析,针对居民的急、难、愁问题,结合居委会及居民诉求,共同选取可实施的社区更新项目。
设计也将“更新”社区生活
小区能否增加一些绿地,旁边新建的公园能否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小朋友的活动场地又能否“照顾”一下……以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普通市民的意见很难通过有效渠道传递给政府部门。社区规划师进社区调研规划,则有望改变这种情况。
普陀区的十个街镇,辖内每个社区的环境各不相同,社区规划师按照自身专业和研究领域被分配到不同社区当中。上海扎柯空间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吴怀国来到了真如街道。此前他曾参与真如街道真光七村中心花园的改造,受聘社区规划师后,他将参与对高陵路市场和附近公园的更新改造。
高陵路市场有3000多平方米,每天的人流量很大。吴怀国在进行大量走访后发现了停车不便、卫生堪忧、摊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在他的设计中,原有菜场面积缩小至三分之一;重新梳理车流线,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停车状况;规划融入新的社区服务功能和商业功能,将目前传统单一的菜市场升级为集菜场、美食街、社区邻里中心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生活中心。
“真如街道有很多历史建筑和具有历史感的社区环境。城市更新不但要保护好这些历史建筑,也要活化利用。”吴怀国说,“建筑学专业的出发点就是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城市规划师回到社区中,通过专业介入,可以让社区生活重新焕发活力,而参与社区更新也会给建筑规划学科带来新的视角。”
>>>关注文化配送
“如意教你学越剧”特色文化服务在曹路镇中虹居委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上演。黄日阅摄
优质“文化餐”送到百姓“家门口”
浦东新区年内预计将提升一千二百八十五个基层服务站的文化能级
家门口的文化服务站颜值太低、设施陈旧,拥有更多商业类文创空间选择的白领居民大多不愿进入?长时间被固定人群占据,文化服务站丧失了原有的公共资源属性,甚至一度成为老年人活动中心?浦东新区日前开展“家门口”文化服务提升专题调研,直面“家门口”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种种痛点堵点问题。
调研过程中,今年春节后刚刚建成试运行不久的曹路镇中虹居委会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让人眼前一亮。掏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就可把心仪的畅销书从文化服务站借回家,28天内归还即可。若喜爱的书目不在表单上,还可提前预约,工作人员会从浦东新区图书馆帮你借回,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也不必担心忘记还书期限,App会在到期前自动提醒。
这个家门口的微型图书馆只是中虹居委会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的丰富文化内容之一。一档“如意教你学越剧”特色文化服务也正在中心火热上演。居民陈素君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了她在朋友圈转发的上课视频及上百条点赞。如意越剧团团长童丽君介绍,原先剧团主要在市中心邀请一些特定人群参加活动,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居民家门口的活动中心,没想到非常受欢迎,每期的招募名额都被迅速抢完。
如何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打通文化配送“最后一公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神经末梢”,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的重心。社邻家创始人闫加伟认为,应当进一步压缩文化服务中心的办公空间,扩大公共空间面积,还要高度叠加各项使用功能。
据介绍,今年浦东新区将积极探索新空间、新内容、新主体、新手段,将高品质文化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年内预计将提升1285个“家门口”服务站的文化能级,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基层的布局科学合理、设施设备齐全、基本功能完备、获得群众美誉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此外,今年浦东新区还计划安排区级配送文艺演出800场、文艺辅导4000课时、艺术培训导赏1500场、公益电影1.5万场。一大批优秀艺术资源,包括东方歌舞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沪剧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将被“打包”为居民配送优质“文化餐”。
未来,浦东新区还将推动文化云服务下沉辐射,加快推进“云盒”等服务终端设备向“家门口”延伸,打造“一站式”公共文化末端线上服务通道;依托“文化上海云”“文化浦东云”等平台,有效对接市区群艺馆、图书馆等服务资源,为居民们提供“一站式”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本报记者 祝越 本报见习记者 王嘉旖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