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计划已经过取得积极成效,记者从今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通过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先进经验,上海在专门领域加大改革力度,一大批以企业为核心的改革举措推出后,相关事项办理时间平均缩短一半以上,手续环节减少了近40%。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上海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营商环境建设,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一项突破任务。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目标是把上海打造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市。
营商环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仅专项行动计划就涉及本市41个部门和单位,事实上,今天出席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本市相关部门(不含市政府新闻办)共有10个,阵容之齐整在历次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中是比较少见的。
世行短期建议86%已被上海采纳
据介绍,作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评价指标,上海和北京是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对我国评价的样本城市。去年12月,在财政部的安排下,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专家团队来沪,分别就跨境贸易、不动产登记、开办企业、保护少数投资者、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指标情况与主管部门做了研讨,并走访了相关办事窗口,对上海营商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准确的了解。明天,财政部和世界银行还将在上海举办“优化营商环境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高级别研讨会,进一步交流信息和经验。
上海的营商环境改革专项行动计划,主要是对标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靠前的先进经济体经验,在专门领域加大改革力度。
对于去年世界银行提交的对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建议,其中28项短期改革建议中,已经有24项(比例为86%)在最近出台的改革举措中得到采纳。同时,上海主动争取国家部委的支持,已有“实施建设资金落实承诺制”“进一步简化进出口报关随附单证”等8个国家事权的改革事项在上海先行先试。此外,上海还借鉴了兄弟省市“不见面审批”“只跑一次”等经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计划借鉴世行提供的国际化经验,但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不是针对特定行业或部分企业,而是以企业为核心,以办事全流程便利为目标的政府服务理念转变和系统性流程再造。
办事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结合上海实际,目前本市对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施工许可、登记财产、跨境贸易、纳税6项指标,已出台了专项政策和配套文件,开发了20个新的办事系统,其中,已上线14个,3月底前另外6个将全部上线。
从政策效果看,改革后相关事项的办理时间平均缩短了一半以上,手续环节减少了近40%。具体而言:
开办企业指标,企业注册“一窗通”服务平台系统将于3月底上线,营业执照、公安公章备案、税务涉税事项将在“一窗通”一次受理,后台自动分送和办理,同时“一窗通”还提供银行预约开户、社保用工自助办理等服务功能。改革后,办理环节将由之前的7个环节调整为5个环节,办理时间从原来的22天缩减到6天内办结。
获得电力指标,用户申请电力接入将由电网企业一口受理,彻底改变原来企业既要交钱、又要跑手续的状况,办理手续将从原来的5项,缩减为用电申请和竣工装表2项,平均用时从原来的145天缩减到平均不超过25个工作日。同时,取消低压非居民用户的外线工程费用,小微用户取得电力接入的成本由原来的近20万元降为0。
办理施工许可指标,通过完善分类审批模式、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探索“多评合一”、推行“多图联审”等改革,将取得土地到获得施工许可的政府审批时间,从原来的105天缩短到分别不超过工业项目15个、小型项目35个、其他社会项目48个工作日。
登记财产指标,实施“全·网·通”服务改革,窗口一次受理后即可完成不动产交易登记的全部申请手续,办理时限从原来28天缩减为抵押权、地役权等6个事项当日办结,和其他事项5个工作日办结。
跨境贸易指标。并联开展口岸作业,实施报检报关、物流作业同步操作,推广进口集装箱“从货物抵港至提离港区”时间压缩三分之一;压缩单证时间,实行出口原产地证网上申请自主打印4小时办结,地方商务部门审批的机电类产品进口许可证出证一天内办结。同时,还将公布口岸作业和处理环节收费,包括类别、项目、水平等,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口岸不合理收费行为予以清理和规范。
纳税指标,通过推出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探索预填式一键申报、实行网上更正申报、拓展多元缴税方式等,纳税时间有望减少20%。由于营改增和印花税实行网上申报,纳税次数可减少2次。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会透露,在登记财产事务方面实施“全·网·通”服务改革后,不仅企业不动产登记可以只跑一次,市民办房产登记也只需跑一次等。
文:张懿
图:张懿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