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人民城市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发展之路的必然归宿。
**重新定义城市的内在属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到90199万人,占63.89%。这意味着,城市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议题。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将城市当作“增长机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城市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和扩大的最初场所和理想环境,城市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在城市化的道路上,西方国家先行起步,但也普遍面临“贫民窟化”“空间拜物教”“城市衰败”等一系列难以治愈的“城市病”。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上海的城市发展提出殷切期望,要求上海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2019年11月,总书记在杨浦滨江提出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不仅是对上海城市工作的嘱托,也是对新时代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和治理的方向性、奠基性、系统性思考。
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应当以人民城市为根本指引,走出一条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城市建设规律、根本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新路子。正如马克思所言,作为历史创造者,人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历史进步的最终推动力量。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提出,是对城市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强调,意味着政治向度城市观的回归。作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人民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城市版本”。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城市的灵魂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人民城市理念把人民的主体性提到了治理体系的高度,肯定了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建设者和评判者角色。中国的城市建设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先要求我们在政治层面认识到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城市的根本属性。人民城市的人民性体现在城市发展、建设和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人民也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这种人民和城市相互成就、融为一体的状态,就是人民城市的精神。
人民性也必然表现为城市空间遵循人民的意志和需求。空间居于城市主客体关系的关键联结点。城市要素的分布、组合与运动,实际上受到空间的决定性支配。因此,空间的生产,也就成为理解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城市的中心问题之一。城市空间的生产,并不像有人理解的那样,单纯是由设计师的专业知识所决定,相反,它是权力、资本、社会、伦理、知识等多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从根本上来说,城市空间所体现的是城市主体的意志,表达的是城市主体的需求。因此,资本主义城市必然表达资产阶级的意志和需求,而社会主义城市则应当表达人民的意志和需求。人民城市是对社会主义城市属性的根本性界定,人民作为城市的主体,其意志和需求应当且必然要通过城市的空间而表达出来并加以实现。如果说安全、整洁、有序、美观、人文、活力等价值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空间生产的普遍性追求,那么人民城市的空间生产则应当更加凸显其平等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功能性,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空间正义格局。
人民城市强调城市属于所有人民,城市的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应当逐步向广大人民开放,最终形成各阶层共荣共生的和谐城市关系,并实现普惠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民城市的“人民”具有普遍性,包括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城市建设的资源尤其应当向弱势群体倾斜。
**推进人民城市建设需要有系统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我们要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具有整体思维、系统思维。人民城市的整体性体现在党领导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各项工作中,城市中的各部门、各要素、各方面在党的领导下共同为人民城市建设出力,从而形成党的领导力量、社会多元参与、各方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是一个涉及规划、建设、治理的系统工程,既包括“以人民为中心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良好环境”的“硬治理”,也包括“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目标,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民主协商机制,汇聚共商共建共治的磅礴力量”的“软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地区重点在于创造就业、城市旧改、城市脱贫、基本公共服务等托底性质的工作;有的则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公园、绿道的建设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面貌和品位,将人民至上镌刻在城市建设治理的每个细节里。
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必须统筹规划、建设、治理三大环节。在规划方面,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进行深入调研,事关城市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必须加以科学保护。在建设方面,严格遵照城市规划执行,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接着一任干,避免大拆大建、乱拆乱建,防止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在治理方面,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应当构建纵向贯通、横向整合、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通过机构改革、党建引领、技术平台等多种途径,贯通区、街道与居民区等治理层级,联结纵横各方的治理要素。进一步引入现代治理体系,通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多元主体,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开创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与多元共治新局面。
作者:汪仲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