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办好“大思政课”,要扎根实践,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着力破解难题瓶颈,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实现深度结合。在推进路径上,聚焦思维、内容、师资、教法等方面不断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理念重塑、力量整合、品质提升,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树立理论与实践耦合共进的课程思维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遵循。要将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作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依据、前提,发挥先导作用;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延展到实践场域的教学样态,是理论教学在社会生活场景的活化,起到印证与呼应理论教学的作用。实践教学推动思政课理论实践化、具体化、生动化,是思政课课堂理论转化为学生社会分析能力、社会识别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链接中介。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供给是对当代学生现实需求的现实回应。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不仅有对重点热点难点盲点问题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也有在实践中成长、检验课堂所学的实践冲动。从耦合共进的角度思考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有助于改善当前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发展失衡的情况,改善人为割裂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现实问题。
**深化社会资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共享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书育人之美就在于每一位教师通过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使教学成果呈现差异化、个性化,引导教育不同学生群体。
实践教学在内容上要展现“大时代、大成就、大道理”。一是增强教师对社会资源的价值认识,认同资源的开发价值。通过社会资源的挖掘,帮助教师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知识的局限,通过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空间领域的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但其价值并非直观的、直接可用的,需要教师创造性加工和转化,通过梳理、筛选、凝练、语言转化等方式实现社会资源向课程资料的转化。二是准确把握资源的本质特点,采用可资利用且高效的资源开发策略,通过课程资源转换,使之构成课程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或环境下通过教师及他人的帮助在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情景、合作、对话和构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践教学组织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情境性、体验性、直观性、开放性,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三是提升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和品质稳定性。畅通实践资源的引入机制,建立动态共享的“资源池”,吸纳更多社会资源进入,打造社会资源与学校对接的实践资源服务平台。通过实践教学课程数字化赋能、实践教学研修基地构建等形式实现优质实践资源在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从而解决实践教学内容模板化、同质化、固态化,与前序课程、教材脱节的问题。
**推进多元师资队伍的整合协同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凸显思政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合作教学导向、协同育人导向。帮助专业教师、专家院士、劳动模范、行业标兵、改革先锋、青年榜样走进思政课堂,充实育人力量。一是坚持全程主导性和阶段主体性的有序统一。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是课程的灵魂和主要设计者和组织者,多元师资在特定环节、场所发挥主体性作用。“教”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而社会教师则更多发挥其在专业领域的引导、沟通和促进作用。通过多元教师群体中职责、角色定位的厘定,使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形成分工明确、充实有序、各展其能的总体格局。二是构建师资协同育人的教-学-研育人共同体。构建职责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教研机制构建,邀请社会教师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形成融合式教研,使社会教师充分参与前期课程设计,提升社会教师的参与感、参与度。同时,不仅要注重教师引导、指导,也要强调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革新,发挥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将实践教学作为学术研究性实践活动。研究性实践是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动力之源。在实践教学中给予教师教学设计的自主空间,鼓励教师将实践教学活动和个人学术科研相结合,同时通过教师科研,带动学生的学术思考,形成教研层面的双向的良性互动。从而解决社会教师游移于实践教学目标之外,教师实践教学参与度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质量波动性大的问题。
**强化教育教学方法的统合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和程式,而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统一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在具体方法上呈现多元和分化。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加突出参与感、体验性。一是升华实践学习层次和质量。突出从行到知的转化,在视觉、听觉、触觉的层面,由单纯的访、察、听,升华为做、思、问,达到实践层次的深化和提升。二是拓展实践的时空维度。时间上要用好社会历史与时代背景素材,空间上要利用好社会育人的场所,联通线上线下的多元实践形式。三是数字赋能。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化体验馆等,开展基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解决教学方式单一、课程组织成本高、课程实施难度大等问题。
**注重实践教学资料的集合拓展
注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用好统编教材的同时,建设实践教学相关辅助资料,提升实践教学的课程质感,夯实课程教学过程。一是根据实践课程内容自制教学活页。通过实践对象的背景资料、明确与课程的衔接点、展示实践课程设计、课程思考等,让学生对课程有总体把握和了解,进而更加准确掌握实践核心的内容。在实践教学场域中做到教学资料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和因材施教。二是建设实践教学资料库。通过教师指导布置明确要求、学生分组搜集的方式,建设实践教学的学习资料库,在信息搜集整理中丰富学生对实践对象、环境等的了解,加深实践教学的参与感,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实践场景,增强教学带入感。三是形成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手册。强化实践教学在不同学校的校本特色,服务本校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解决实践课学生“手空空”,教材修订“慢一步”,语言表达“硬一点”等方面不足。
作者:车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