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一年一度的经贸盛会,更显示出强大的溢出效应,在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有效改善国内供给、促进消费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分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必将为中国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引领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积极有利的新环境、新支撑和新动力。
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
充分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我们要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坚定不移扩大进口,加快国内市场循环与国际市场循环相互促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大,但进口规模相对比较小,市场多元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出口,也要抓住进口,要充分发挥进博会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扩大进口。
2018年以来,前四届进博会累计成交额达到2722.7亿美元。同时,近五年来,中国有三年的进口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出口增长速度。我们要进一步抓住进博会机遇,打造“买全球”的市场。进博会涉及智能及高端装备、汽车、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等板块,每个板块都与我国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密切相关。要鼓励引导各类企业“买全球”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
优化贸易国别地区结构和产品结构
充分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快优化贸易国别地区结构和产品结构。我国贸易仍然比较大地依赖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面临的市场不确定风险在增加。虽然我国外贸进口依存度低于出口依存度,但部分产品的对外进口依赖性特别强,例如原油、大豆、飞机、集成电路等。目前一些产品的供应链、产业链出现了短链化、区域化、集团化甚至政治化趋势,我们必须继续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让进博会更好地彰显国际采购平台功能,让进博会更好地链接全球、买卖全球、惠达全球,推动全球产品更好按市场规律自由流动。
我们既要继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吸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参加进博会。比如,最近实施的《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明确上海要加强进口博览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全球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在进博会首发、首展,第五届进博会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80家,回头率近90%。也要切实提高国际采购能力,加强与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
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服务贸易发展
充分放大进博会效应,坚定不移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我国货物贸易规模相对较大,但服务贸易占比相对较小。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6.9万亿美元,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位,但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11.9%,而全球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为20.5%。我国货物贸易存在较大顺差,但服务贸易存在较大逆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大市场正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升级扩容的强大支撑。进博会的服务贸易展区正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一次深化合作的良机,为推动全球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助力全球服务贸易升级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用好进博会中有关服务贸易展区的窗口,积极应对疫情对服务贸易行业的冲击,提升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深化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加快推动金融、信息、知识产权、会计、法律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发挥特色优势,稳步放宽医疗、教育、电信等服务贸易重点和敏感领域市场准入,积极推动文化、中医药、传统体育等出口。
比如,要充分发挥进博会人文交流平台作用,推动文化艺术等产品贸易。进博会首设的文物艺术品板块成为新亮点和增长点,提出了支持文物展品参展的新举措,包括便利参展商办理展后留购、享受税收优惠等,“文物展品回流”新模式逐步构建。
加快培育更高能级的贸易主体
充分放大进博会效应,坚定不移促进双向投资,加快培育更高能级的贸易主体。
国际贸易高能级主体主要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中国要更多地掌握国际贸易话语权,必须充分把握进博会等机遇,推动更多参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投资商,吸引外商到中国投资兴业。2018-2021年,进博参展商在上海新设企业数分别为34家、45家、67家、70家,新增投资分别为10.23亿美元、13.65亿美元、20.61亿美元、22亿美元,均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要鼓励中国企业在扩大进口采购的同时,稳步加大对外投资,培育中国本土的跨国公司,更好地增强自身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尤其要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国企业开展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把这些国家的优质农产品、原材料等制造加工成更高附加值的产品销售回中国或其他国家市场,从而实现投资带动贸易的发展。
(作者为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作者:张国华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