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虽然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但是仍然拥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这轮全球通货膨胀从开始到2022年全面爆发,我国对于市场有充分预期,并采取一系列主动应对策略,进行了有效防范和应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指出:“全球低通胀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复合型通胀风险正在显现”。今年以来,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多国物价上涨水平达到十余年来的最高点。为遏制美国近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问题,6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是美国年内第三次加息,创1994年以来单次最大幅度加息。在美联储加息后,英国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为去年12月以来的第五次加息,瑞士央行开启了7年来的首次加息。
多重因素叠加
本轮全球通胀形成的因素复杂,而且多重因素叠加,具有来势凶猛、持续性强的特点。
一是世纪疫情对全球的需求侧和供给侧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刚性需求、供应不足与供应链瓶颈制约并存,导致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大幅上涨。同时,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力度下降,随着基础设施老化和投资放缓,传统经济生产能力和供应大宗商品的能力下降明显。供需结构性错配,成本推高和需求极度扩张,导致通货膨胀快速攀升。
二是各国货币超发带来的外溢效应。发达经济体都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使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投放量不断加大。全球流动性持续宽松为通胀升温提供了条件,再叠加供给冲击因素,使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大。
三是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俄乌战争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石油、天然气、粮食、化肥等重要大宗商品的供需紧张局面。俄罗斯出口的小麦和大麦在世界排在第一位和第三位,并是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因战争引发的贸易制裁使相关产品价格暴涨。当前,作为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的印度遭遇热浪侵袭的极端天气,导致小麦产量下降,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供应紧张。
四是全球减碳政策导致原材料供给减少,价格高起。2020年《巴黎协定》开启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在全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很多国家都开始收缩煤炭产能,投资机构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投资。但是,光电、风电和水电等新能源技术不够成熟、产能跟不上,波动性远超预期,无法完全形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既暴露了新旧能源转换过程出现的问题,也直接推高了能源的价格。
五是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全球吸收通胀能力下降。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全球经济大循环受阻,供应链不畅,全球竞争格局变化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并由价格体系传导到商品上。通货膨胀的自我预期不断增强,却减弱了经济体对通货膨胀的吸收能力。
高通胀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认为,此轮通货膨胀的增长速度可能比全球央行行长目前预期的还要快,并且还会带来诸多风险。
一是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加快收紧,导致新兴经济体经济状况恶化。发达经济体的加息与货币升值,导致新兴经济体的金融环境恶化,企业信用下滑,出口下降。为了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会竞相进行货币贬值,导致国际贸易的恶性竞争,使得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受阻。
二是导致区域金融动荡甚至危机。发达经济体采取长期低利率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快速加息之后会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性短缺,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加息与高利率使全球资本流向逆转,资本从部分新兴经济体、资源输出国向发达经济体回流。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本币贬值,债务负担加重,进而引发局部地区金融动荡甚至危机。
三是增大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为了应对最高通货膨胀纷纷在快速升息,加息意味着近年来支撑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宽松货币环境发生改变。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是刺激政策有所缓和,投资规模嫌少,经济增长放缓;对大量借入美元为主债务的新兴经济体影响更加明显,资本外流,债务难以偿还,金融风险加大,进一步增加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有效防范之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加速扩大,我国已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全球经济,全球高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会对我国产生影响,但是总体在可控范围。全球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原油、铁矿石等多种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过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推动我国结构性物价上涨,使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二是发达经济体的加息导致货币升值,新兴经济体会采用货币贬值的方式保住出口规模,挤占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三是全球性升息改变了资本的流动格局,并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增长放缓,也使我国外贸形势更加严峻,稳增长的压力持续增大。
当前我国虽然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但是也拥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并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又有超大规模市场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这轮全球通货膨胀从开始到2022年全面爆发,我国对于市场有充分预期,并采取一系列主动应对策略,进行了有效防范和应对。
一是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受外界影响。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跨周期调节,积极发挥定向调控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引导资金流向不同的产业,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和总量双重调节功能,通过各种创新工具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在价格机制上,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输入型通货膨胀。
二是更好发挥财政政策调控作用,促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减税降费是最公平、最有效、最直接、最具普惠性的政策。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在调整企业合理税制结构的同时,加大对制造业的减负纾困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制造业企业信心与活力,维护制造业的稳定和增长。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不仅有利于增强地方经济活力,还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风险,有利于维持地方财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是保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营造货币使用优势,减少汇率波动风险。深化对外货币合作,补充国际市场流动性,增加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增加各国对外负债和对外支付的币种选项,分散货币风险。推出更多人民币资产的衍生产品用于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以满足国际投资者避险的需求。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作者:徐琤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