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洁琼(1905—2011)是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经历战火纷飞、人生起落,却从未放弃学术研究,一生探索社会学中国化的道路。她久居政坛,但始终耕耘于三尺讲台,更通过社会参与,开启民智、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她积极引介国外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但反复强调中国的国情才是立足之本,学术要服务于实践;著有《对生长于美国的华人的一项研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老年社会生活与心理变化》,译有卡维拉吉《一七八三年孟加拉的农民起义》,编有《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等等。费孝通对雷洁琼以师礼相待,始终介绍“雷老是我的老师”。
雷洁琼的志趣在于“学以致用”。她强调社会学家“不应困于书斋”,更不能“为了社会学而社会学”,学术研究要扎根现实、回应现实。今日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发展带来的新困境摆在了新一代学人的面前。今天,再度审视雷洁琼的学术之路,她的问题意识和实践精神都是我们应对时代命题的思想财富。
人生经历奠定学术志趣
1905年,雷洁琼出生在广州一个富庶的家庭。父亲是美国归侨,主张妇女接受教育和经济独立。雷洁琼自小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的熏陶,阅读了大量书籍,并时常跟随父亲向劳工宣讲文化知识和先进思想。1913年,雷洁琼考入广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小学部读书。女师的教师中有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回国留学生,她在这所开明的学校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她也很早就认识到:人,要参与到社会当中去。
形成于幼时的信念给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学毕业后,本着“科学救国”的思想,雷洁琼远渡重洋,在美国加州大学化学工业专业学习。其间,她逐渐体会到救国的关键不全在于科学,遂转学至南加州大学社会学系,希望社会学可以带领她寻求医治中国的良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于1931年硕士毕业,并获得“中国留学生最优学习成绩银瓶奖”。
雷洁琼毕业后即回国任教,讲授“社会服务概论”“贫穷与救济”“家庭问题”“儿童福利”“社会服务实习”等课程。她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大量介绍国外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的研究成果,而且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育婴堂、贫民窟、施粥场调查访问,让学生紧贴底层社会,培养对劳苦大众的感情。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暑假即将结束之际,雷洁琼做出决定,暂时不返回教学岗位,而是走出象牙塔,到抗战的一线去。她坚信学者的担当不止于知识,走出书斋、走进民众、启蒙社会,引领更多人投入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更是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时刻肩负的责任。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雷洁琼在江西尽最大努力推行“大教育”——国难教育、平民教育,从妇女教育入手,将文化知识和爱国主义融为一体,推动社会发生切实的变化。
“经世致用”就像一根闪耀的丝线,串起了她的学术人生。
推动妇女问题研究 构建新型家庭关系
在雷洁琼的研究中,妇女和家庭问题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在她看来,妇女的社会地位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妇女又与家庭嵌套在一起,密不可分。长期以来,占全民半数的妇女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庞大而无声;妇女理应是一个国家的生力军,却就这样“一直沉睡”;妇女的地位不改变,平等的现代社会新型家庭关系就无法建立。为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改变女性处境,推动中国家庭的现代化,雷洁琼的努力贯穿了整个人生。
1930年代抗战期间,雷洁琼来到南昌,开办家政学院,推动妇女教育。在江西,长期封闭在古老而又狭小的乡村世界中的妇女“不知有国家,更不知有世界”。雷洁琼于是不知疲倦地往来于方圆百里的穷乡僻壤,通过组织军事训练、演讲比赛、唱歌比赛等集体活动,打破乡土观念的固有壁垒,带动妇女充实学识、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团结组织能力。在妇女的带动下,家庭内部渐渐形成了更为平等的关系。这一行动改变了一群妇女,而这群妇女同时也在改变着家庭、改变着社会。雷洁琼晚年回忆,江西岁月使她深刻体会到“妇女解放的意义,而这种解放是同民族的解放分不开的,也是和教育分不开的”。
1980年代社会学恢复学科建设后,雷洁琼主张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推动制度建设。雷洁琼将妇女权益问题与婚姻家庭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秉持“用资料说话”的精神,亲自组织实施了多次以家庭婚姻为主题的大型全国性社会调查,并与深入城市社区的调研相配合,取得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身居领导岗位的她依然保持学者之姿,主持调研了首都待业青年就业问题、两次《婚姻法》颁布后家庭关系的变化问题、教师子女顶替父母工作如何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还针对女性科技工作者事业上的最大困扰,提出“家务劳动社会化”的主张。
雷洁琼还将妇女和家庭研究贯穿到研究生教育中,使问题意识和价值取向能够在新一代学者中得以传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佟新教授是雷洁琼的研究生,他回忆,在指导硕士论文时,雷老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紧扣妇女与家庭问题,且直指中国现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家庭的功能如何变化?家务多少和文化高低有没有关系?妇女地位的提高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对婚姻和家庭有什么样的影响?佟新在纪念雷洁琼的文章中坦言:“雷老的学术规范和对现实的关怀使我受用终生。”
主导社会工作重建 探索中国特色道路
雷洁琼一直强调,要关注社会变迁给“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必须拿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她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的重建;并认为中国社会工作只有沿着中国化、学科化、职业化的道路向前发展,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
社会工作最初诞生于欧洲国家,成长的过程与工业社会的发展基本同步,经百余年已经成为一个成熟且相对独立的专业。但欧美的发展经验,中国可以借鉴,不能照搬照抄。要把这一项工作在中国发展起来,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度参与中国的实际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才有可能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雷洁琼提出了“民政工作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1980年代初,我国社会福利体制的主体仍然是民政部门兴办的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从工作性质来看,民政部门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确实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在雷洁琼等人的推动下,民政部社会工作教育中心在社会工作重建的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科化是中国社会工作良性发展的专业性基础。1979年冬,第一期社会学讲习班在北京举办时,雷洁琼就指出中国应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并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进行建设。1987年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甸会议上,雷洁琼阐述了我国加快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事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着重强调,社会工作实务应该建立在学科化的基础之上,才能稳扎稳打、有的放矢。
同时,雷洁琼认为社会工作只有走上职业化道路,才算是立起来了,才有能力回应社会的需要。1990年代初,她敏锐地指出,要解决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问题,就要找出我国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的内在联系。这确立了社会工作职业化嵌入在社区发展中的基调。2003年10月,雷洁琼还前往上海调研,认真听取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汇报。可以说,中国社会工作重建初期的每一项重要精神和重大事件,都与雷洁琼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雷洁琼等老一代学者最令人动容之处,就是心中始终怀有百姓众生。她的学生、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写下“为国为民经世致用,做人做事德昭苍生”的挽联,高度概括了雷洁琼的一生。“学以致用方为远”,不仅仅是她的学术理念,更是她经世济国、尽一己之力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
作者:邢婷婷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编辑:陈韶旭
责任编辑:李纯一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