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无形之手”实现了注重效益、兼顾公平的初次分配,为我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了强大推力;“有力之手”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途径进行二次分配,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共同富裕提供了保障;三次分配更强调社会成员在道德与习惯、文化与制度等的影响下,自愿自发通过公益慈善捐赠等实现的财富再次分配,是社会的“温柔之手”,提升社会的温度。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做好第三次分配,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应当多管齐下,为第三次分配打造更有保障、更有温度、更加专业、更有效力的公益慈善保障机制和社会信任机制。
**完善公益慈善制度体系建设
伴随互联网公益的发展,民众的公益慈善参与渠道越来越多、参与热情越发高涨、参与氛围越发浓厚,除了个人,越来越多的单位或政府部门也都积极参与到公益慈善活动中。这对国家的公益慈善事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健全相应的公益慈善制度体系、保障机制,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众将公益慈善热情转化为持续化、常态化的公益慈善行为,引导和提升公益慈善组织在社会资源动员与使用等方面的规范化、透明化、专业化与健康化发展,对于提升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效力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二十余项有关支持和规范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与制度性安排,充分显现出国家在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上的决心。与此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围绕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配套保障性政策法规,如适时对《慈善法》进行修订,对公益慈善捐赠、社会资源动员、政府税收优惠、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救助等予以政策性鼓励和支持,探索建立慈善捐赠反哺机制,制定符合国情的公益慈善可操作性标准,真正让其成为落实第三次分配的有力保障手段。
**营造良好的公益慈善社会氛围
“三次分配”虽是经济学范畴的概念,但与社会政治、道德文化紧密相关。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慈善传统,流传着许多关于公益慈善的名人名言、历史典故。面对迅速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识与要求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公益慈善事业不再囿于古代宗教性或者宗族乡里间的乐善好施,也不再是从前单纯的“劫富济贫”,而是演化为现代更广泛意义上的公民责任与社会关怀。因此,良好的公益慈善社会氛围的营造是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的关键,能够在第三次分配的过程中起到有效作用。
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互相理解与通力协作,营造人人向善、人人公益的公益慈善社会氛围便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国家通过《慈善法》、慈善日等,弘扬推广中华慈善文化,发展公益慈善事业,鼓励全民慈善。率先提出“公益之城”建设、营造“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社会氛围的上海,把“善行改变你我”这句公益广告词落到实处的江苏省常熟市等等,都为社会公益慈善氛围的营造做了很好的探索和铺垫。只有公益慈善的意识深入人心,公益慈善行为成为社会潮流,志愿公益活动蓬勃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长久发展才能有牢固的价值基础与发展活力。
**推进公益慈善人才队伍建设
自《慈善法》施行以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民政部政府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5月底,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已超过90万个,认定为公益慈善组织的逾9000家。与此同时,专业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进步。
加快公益慈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快赋能公益慈善行业从业人员,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公益行业关键岗位人才缺口持续存在,特别是中层管理者的储备严重不足。面对这样的困境,一方面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深入基层,包括民政部门、公益慈善组织等要进行详细走访调研座谈,完善人才培育和激励政策,优化公益慈善事业人才发展环境,留好用好公益慈善行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公益慈善教育。多措并举将公益慈善有机融入教育体系中,从小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向善之举”,增加公益慈善的认可度、影响度和专业度,进而形成公益人格。高校在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中具有学科基础、师资队伍、课程实践等方面优势。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截至目前,公益课程的修读人数逾千人,其中包括近200名公益慈善行业从业者,为公益慈善行业人才输送和培养做了有益尝试。
**创新公益慈善项目设计与执行
第三次分配强调的是在社会治理框架下,用社会资本、社会力量进行的“自调节”。做好第三次分配,不仅要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流向公益慈善事业、服务公共利益,更要让这部分资源得到更有效地使用,让捐赠者的善意更积极、准确地回应和支持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公益慈善所面临的课题复杂而多样,既有扶贫济困,也有社会建设、创新创业、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这对公益慈善项目设计与运营管理提出了更专业与具体的要求。
公益慈善项目设计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捐赠资源募集、使用与项目功能的发挥。现代公益所聚焦的领域越发复杂,实际上,我们很难设计出一套统一标准的项目方案。必须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充分挖掘项目背后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仔细考察与评估项目设立运营的可行性条件,利用新技术、新平台,谨慎分析和界定项目运行期间最应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关注捐赠者、受益人、志愿者、政府机构等相关群体,平衡好各方诉求,积极争取源源不断的社会资源支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给公益慈善插上理想的翅膀,设计出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更聚焦社会关切、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公益慈善项目,并扎扎实实地实施,才能真正为服务社会和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助益,确保社会资源准确高效地推动社会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作者:斯阳(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