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国际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下,全力办好第四届进博会、为世界搭建经贸务实合作平台,减缓疫情对全球经济贸易的冲击意义重大。11月10日,作为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官方配套论坛的2021年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聚焦“新开放优势与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同时发布《2021年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CSSCI指数)暨“十三五”上海重点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王新、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分别作开幕式致辞。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张兆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芮明杰分别以“双循环背景下的制度型开放”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进展与挑战” “新开放时代,如何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题作主旨演讲。
上海社科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代表课题组发布《2021年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CSSCI指数)暨“十三五”上海重点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根据CSSCI指数测算结果,虽然疫情仍在,但2020年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总指数逆势上升,产业国际表现和价值链升级成为驱动双轮;产业分化明显,服务制造构筑新型竞争优势;受贸易环境、价值链提升等影响,产业国际表现进入关键转折期。就上海重点产业区域协同情况而言,上游供应链呈现进口和区域“双高”协同特征,出口需求与本地需求共同带动下游产业链;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和精细化工“双循环”优势凸显。报告最后指出,未来上海应围绕“十四五”重点产业,打好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组合拳,夯实基础研究环节,在产业链上游打造一批“隐形冠军”,实施区域“整体提升”的路径推进,增强对全产业链的治理和控制力。同时进一步发挥上海面向太平洋,背靠长三角的“双向链通”优势,通过制度性开放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营造更为优良的营商环境。
2019—2020年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动情况
今年正值中国入世20年。申卫华介绍,到2020年底,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1.27万亿美元,多年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蝉联世界第一。上海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5031.9亿美元,服务贸易额1530亿美元。到今年9月底,在上海设立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818家,集聚和调动全球资源要素的能力持续增强。上海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19年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上海排名全球海运经济体第5位。当前及未来几年,是上海落实中央提出的“做好制度型开放大文章,加快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能级的起步阶段。
上海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王德忠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通过率先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率先提出总部经济、率先建设高水平开放的自贸区等创新举措,造就了上海开放发展的战略优势和引领地位。同时,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是国内公认的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有着特殊的节点和链接作用。面对当前全球经贸环境的深刻变化,不仅需要更加重视内需市场,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促进更多高质量项目、高水平人才集聚上海,使上海真正成为汇聚商品流、信息流、人才流、科技流和品牌流的热土。
2020年上海综合产业国际竞争力按区域贡献度(上海供应链)
图片均来源于《2021年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CSSCI指数)暨“十三五”上海重点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在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的支持下,上海市商务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已连续举办三届产业国际竞争力官方配套合作论坛。此次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团队连续第5年发布《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指数报告》。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圆桌会议,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院校,以及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等知名智库的10余名专家参与研讨,商务部上海特办也专程参加了会议。此外,来自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联盟成员单位及行业产业代表等300余人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参与了此次论坛。
作者:乐阳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