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实现强国与强军的统一,是我国能够长期安全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特点。习主席强军思想蕴含的强国与强军的辩证法,是指导我们协调推进强国和强军事业的理论指南。
强国是强军的深厚基础,强军是强国的战略支撑。一个国家只有具备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基础,才能为建设强大国防和军队提供雄厚物质基础,才有打赢现代战争的本钱。改革开放以来,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大体经过了忍耐阶段(1982年到十六大)、有重点发展阶段(十六大到十七大)和全面强军阶段(十八大以来),体现在军费上则是由低向高,国防开支总体上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2021年国防预算增长6.8%,支出预算13795.44亿元。经济和现代高科技助推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攀登新台阶,为我国长期和平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保底手段。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强大的军事力量将是我国应对各种挑战、稳步实现强国的底气和“底牌”。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自古崇尚“和而不同”哲学的自觉思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关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习主席对世界宣告: “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我们的原则是, “老祖宗留下来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见,中国主张的是建立在平等协作、互利共赢基础上的正义的和平,反对建立在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他国行使霸权基础上的非正义和平。但是,和平不是一厢情愿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变革的实质是国际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虎狼环伺,大变局既是大机遇,也是大挑战,潜藏着战争大风险,我们只有拥有防身利器和战胜强敌的“杀手锏”,才能把严峻战争挑战转化为和平发展机遇。
协调推进国家现实战争力量与潜在战争力量发展,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一个国家的战争力量是现实战争力量和潜在战争力量的统一,国家战争力量的强大,最终在于构建起潜在战争能力向现实战争力量的转化机制。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对于面对一流战争对手威胁的大国而言,一旦主战装备与对手存在落差,几乎就成为无用物,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厚植国家潜在战争力量的出路在于构建多军种一体、民用和军用融通转化机制,一旦有战事,能够顺畅地、大规模地由民转军,为战争提供强有力的物资、技术和兵员支撑,打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民战争,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宁。
作者:何怀远(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