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年规划动员与配置全社会资源、引领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安排,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的重要原因,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自1953年以来,我们每5年都要编制一份中长期规划,尽管规划的内容、目标、程序以及实施、评估机制不断演变发展,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一以贯之的,从未偏离。在形成规划纲要之前,党中央提出《建议》,确定大政方针,作为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此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根据规划《建议》组织编制国家五年规划,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从而把党的《建议》和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规划编制完成后,我们党充分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这已经成为我国编制实施好五年规划的一条基本经验和重要制度,也是我们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正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党和国家战略才得以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在对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方向,规范社会主体行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与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是密不可分的。这与资本主义那种无政府状态而造成周期性经济危机形成鲜明的对照。“十四五”规划《建议》,描绘了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我国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我们党卓越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生动诠释了中国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编制实施规划,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将人民当家作主贯穿始终,是我国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的显著特点。坚持开门搞规划,广开言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扩大公众参与,进行专家论证,极大提高了规划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广泛凝聚共识,确保规划在发扬民主中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可。这一特点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形成过程中进一步得以充分体现。从去年底开始启动规划研究以来,国家高端智库等60多家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就37个重大课题开展了研究,形成了130多份研究报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讨论,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党中央于今年3月和8月两次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第一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7月至9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可以说,这次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规划《建议》的制定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
作者:刘靖北(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