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一件估价约45万元的艺术品,因两名孩子在观展中嬉戏时撞到展柜,受损严重,这件事情引起了不小关注。
上海玻璃博物馆7月10日发布的一则告知书称:今年5月30日,一件被该馆收为永久馆藏的艺术品“玻璃城堡”,因两名小观众翻越展区围栏,并在追逐玩闹的过程中撞到展柜,玻璃城堡随即发生塔尖倒塌、破碎的情况,其余部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位、破损。目前,馆方已向创作这一作品的两位美国艺术家说明了情况,但由于疫情关系,两位艺术家无法到沪修复,“玻璃城堡”暂时只能以“不完美”的面貌示人。
乍一听,很无奈,因为这已经不是“熊孩子”第一次在博物馆闯祸了。在一些网络论坛上,博物馆和展览该怎么防“熊孩子”,甚至成为了话题。印象中,从名画被观展的孩子损毁,到展示的动物标本被孩子摸坏、文物遭小观众破坏……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其实,就在此次事发的上海玻璃博物馆,7年前也遭遇过类似“不幸”:一件玻璃展品也曾因小观众的不文明观展行为而受损。
不出意外,此次“玻璃城堡”受损事件披露后,网上指责之声一片,广大网友直指闯祸的“熊孩子”以及看管不力的家长。
这样的指责看似很解气,但仔细想想,一味去指责涉事孩子和家长,或许会妨碍我们发现更重要的问题。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是:为什么博物馆、展览馆的展品在“熊孩子”面前总会时不时“受伤”?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断这种意外伤害,对展品加以更好地保护?如果加强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类不文明观展行为的发生,那么谁该负起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责任?
纵观近年发生的多起博物馆展品意外受损事件,不少闯祸的“熊孩子”背后,家长难辞其咎。比如,有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博物馆后就开始“放羊”了,无论是孩子大声喧哗,还是跨越馆方设置的防线去触摸展品,或用力拍打用于保护展品的透明展板,不少家长都选择了放任,明知这是不文明观展行为,却视若无睹,听之任之。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尽兴,家长亦加入了“犯规”的行列。在孩子们经常出现的博物馆,一些动物标本之所以被破坏,不是完全没保护,而是家长抱起孩子去摸,跨越了保护标本的“防线”。
正是因为上述情况在一些展览中时有发生,所以当这次“玻璃城堡”受到破坏后,网上的不少指责声不是冲着孩子,而是冲着“熊孩子”的家长。
确实,对孩子来说,博物馆是课堂之外学习知识的好地方。尤其是暑期来临,要让孩子外出走走,长点知识和学问,博物馆是一个理想去处。但在把孩子送去博物馆之前,该上的“课”还是要上,该学的规矩不能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以家庭为界的,孩子尚年幼之时,走出家门后,如何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公共场所的规范,这些本来就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从孩子的养成过程来看,除了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承担着教育之责。
进入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后,观展行为规范有哪些;如何从进门开始就遵守观展礼仪;在整个观展过程中,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眼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带着孩子“走出去”上课,这些文明礼仪也应该成为教化的一部分,随着老师的课堂教育,润物细无声。而对馆方来说,除了做出必要的提示,如何循循善诱、用孩子更易接受的方式做好文明观展的引导工作;如何吸取“前车之鉴”,加强同行交流,通过必要的人防、技防,在确保观众观展体验的同时呵护好展品,这些工作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语也适用于对孩子的教育。须知,社会规则是大家共同捍卫的,是基于公众的自觉行为。所以在对一些违反规则的“熊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仅家长要承担责任,我们所有人都不是局外人——当你身处公众场合,当你以身作则时,你就是在为身边的孩子做出示范。
作者: 樊丽萍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